原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告張某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一處,此房購買后一直由被告經營。2005年7月,在被告的極力主張下,將此房以20萬元的價格出賣給被告的親戚。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但在財產分割時未分割該經營房的賣房款20萬元。后原告訴至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依法給付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稱,原被告雙方于2004年向別人借款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的經營權,共用款227000元,其中借款216000元。2005年7月份以20萬元價格出賣并還了外債。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同時對財產進行了分割。當時買房是經原告與自己共同向別人借的款,原告也知道營業房賣出的事實。所以,在離婚時該項財產已不存在,雙方也未分割該項財產,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
審理查明,原告與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被告購買了位于太原市某公司商鋪的經營權。2005年7月又將該商鋪賣出。2005年11月原被告雙方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當時財產分割協議中共同財產范圍內未提及該商鋪的售房款。
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通過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并分割共同財產的行為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該行為事實清楚,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合法有效。雙方離婚后,均應如約履行原財產分割協議確定的權利義務。原告認為當時沒有分割賣房所得款項,請求再次分割。法院認為,雙方離婚時在民政機關所簽財產處分協議為雙方當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從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及證人證言并結合雙方在庭審中的陳述,可以證明雙方在辦理離婚手續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知情的,出賣位于太原市某公司營業用房也是原被告雙方一致認可并經手的。現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其要求再次分割共同財產的訴訟請求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評析]
此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雙方在協議離婚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否知情,被告是否存在藏匿、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而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予以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雙方矛盾中患者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2021-02-02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