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告張某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一處,此房購買后一直由被告經營。2005年7月,在被告的極力主張下,將此房以20萬元的價格出賣給被告的親戚。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但在財產分割時未分割該經營房的賣房款20萬元。后原告訴至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依法給付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稱,原被告雙方于2004年向別人借款購買了太原市某公司經營房的經營權,共用款227000元,其中借款216000元。2005年7月份以20萬元價格出賣并還了外債。2005年11月原被告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同時對財產進行了分割。當時買房是經原告與自己共同向別人借的款,原告也知道營業房賣出的事實。所以,在離婚時該項財產已不存在,雙方也未分割該項財產,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
審理查明,原告與被告原為夫妻關系。2004年,原被告購買了位于太原市某公司商鋪的經營權。2005年7月又將該商鋪賣出。2005年11月原被告雙方經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當時財產分割協議中共同財產范圍內未提及該商鋪的售房款。
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通過協商在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并分割共同財產的行為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該行為事實清楚,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為合法有效。雙方離婚后,均應如約履行原財產分割協議確定的權利義務。原告認為當時沒有分割賣房所得款項,請求再次分割。法院認為,雙方離婚時在民政機關所簽財產處分協議為雙方當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從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及證人證言并結合雙方在庭審中的陳述,可以證明雙方在辦理離婚手續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知情的,出賣位于太原市某公司營業用房也是原被告雙方一致認可并經手的。現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其要求再次分割共同財產的訴訟請求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評析]
此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雙方在協議離婚時,原告對共同財產的范圍是否知情,被告是否存在藏匿、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而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證據予以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