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郵寄送達相關規定
為保障和方便雙方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下簡稱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達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間內到人民法院接受送達的;
(二)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規定或者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約定有特別送達方式的。
第二條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其送達與人民法院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條當事人起訴或者答辯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確認自己準確的送達地址,并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當事人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拒不提供送達地址的不利后果,并記入筆錄。
第四條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內容應當包括送達地址的郵政編碼、詳細地址以及受送達人的聯系電話等內容。
當事人要求對送達地址確認書中的內容保密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保密。
當事人在第一審、第二審和執行終結前變更送達地址的,應當及時以書面方式告知人民法院。
第五條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的送達地址,經人民法院告知后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戶籍登記中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為送達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其工商登記或者其他依法登記、備案中的住所地為送達地址。
第六條郵政機構按照當事人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送達的,應當在規定的日期內將回執退回人民法院。
郵政機構按照當事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在五日內投送三次以上未能送達,通過電話或者其他聯系方式又無法告知受送達人的,應當將郵件在規定的日期內退回人民法院,并說明退回的理由。
第七條受送達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代收人的簽收視為受送達人本人簽收。
郵政機構在受送達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未能見到受送達人的,可以將郵件交給與受送達人同住的成年家屬代收,但代收人是同一案件中另一方當事人的除外。
第八條受送達人及其代收人應當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
受送達人及其代收人在簽收時應當出示其有效身份證件并在回執上填寫該證件的號碼;受送達人及其代收人拒絕簽收的,由郵政機構的投遞員記明情況后將郵件退回人民法院。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
(一)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
(二)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
(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
(四)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
(五)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
(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
第十條簽收人是受送達人本人或者是受送達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的,簽收人應當當場核對郵件內容。簽收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當場向郵政機構的投遞員提出,由投遞員在回執上記明情況后將郵件退回人民法院。
簽收人是受送達人辦公室、收發室和值班室的工作人員或者是與受送達人同住成年家屬,受送達人發現郵件內容與回執上的文書名稱不一致的,應當在收到郵件后的三日內將該郵件退回人民法院,并以書面方式說明退回的理由。
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受送達人能夠證明自己在訴訟文書送達的過程中沒有過錯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實施。
我院以前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