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判決依據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時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時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判決依據如下: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承租人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內維修。出租人未履行維修義務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出租人負擔。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使用的,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者延長租期。
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
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回答,您有其他疑問,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12-06裝飾裝修合同糾紛管轄是怎樣的
2020-12-25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