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九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1、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三、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客體: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藥品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二)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三)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四)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這里也不能僅憑罪名就能知道準確的量刑標準,只能是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量刑范圍了,生產銷售假藥罪是保留了死刑的。特別是作為職業的醫務人員,如果明知是假藥卻依然進行銷售,就會被吊銷相關的執業證書。也奉勸大家,買藥的時候一定要從正規的渠道購買。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人需要繳納失業保險滿幾年
2021-01-15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