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一審期限能延長多久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如果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后可以延長,但能延長多長時間沒有具體規定。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起訴的時間限制
行政訴訟起訴的時間限制是指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執法主體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法定期間。即起訴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超過法定期限,當事人將因起訴時效屆滿而喪失訴權。通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相對人只有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行政訴訟,才有可能獲得司法救濟。如果相對人超過法定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將對其起訴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其合法權益就難以通過行政訴訟的司法程序獲得保護。
為進一步保障當事人的訴權,行政訴訟法對一些特殊情況作了特別固定、當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最長不得超過20年。
此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如果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后可以延長,但能延長多長時間沒有具體規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別人做擔保怎么取消
2021-03-05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版權注冊費如何繳納
2020-12-30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