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的區別有哪些
不參加工作的人是可以自己購買社保的。雖然普通情況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社保,但是如果勞動者沒有參加工作或想自己購買社保,那么也是可以的,只是在繳納的比例上會有一些不同。
1、個人購買社保時繳納的比例要不同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的社保比例。
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人應該知道,社保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是分為兩部分來繳納的,分別是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和個人繳納的部分。如果是由個人自己購買社保,那么在社保繳納時就少了用人單位繳納的一部分。
2、個人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很明顯是發生工傷時才能享受的賠償,而個人購買社保,一般是因為沒有參加工作,那么這種情況下就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無法享受工傷賠償。
3、個人購買無法獲得失業保險。
同工傷保險同樣的原理,沒有參加工作也不可能會有失業的可能,因此個人購買社保往往是無法獲得失業保險的。
4、個人購買社保無法獲得生育津貼。
用人單位為單位的女員工購買生育津貼,女員工在相應的懷孕生育期間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貼。如果個人購買社保,那么女員工在懷孕生育期間是沒有生育津貼的。
5、限制不同。
個人繳納社保,一般要求是當地人,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則不論是本地還是異地了,只要是全日制的勞動者即可。
二、個人繳納社保的標準是什么
個人繳納社保基本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所享有的待遇基本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是個人繳納社保,那么同比參加工作由用人單位來繳納社保的情況而言,由用人單位負擔的繳納比例將會全部由個人來承擔。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水平的不同,各地社保繳納的標準也各不相同,因此個人在繳納社保時,社保繳納的標準可以咨詢當地的社保局,根據當地的社保繳納標準來進行繳納。
一些自由職業工作者往往會自己出錢為自己繳納社保,但此時沒有與任何單位建立有勞動關系,所以在個人出資繳納社保的時候,對于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失業保險,就是不允許個人繳納的。不過從實際操作來看,也不乏一些個人掛靠公司,從而通過公司來繳納上述三種保險。
如果公司不交社保怎么賠償?
工作時不交社保的后果有哪些
辭職后社保能取出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對所擔保債權范圍的效力
2020-12-13區片綜合地價多久調整一次
2020-12-15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