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種條件下可以執行監外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二、監外執行怎么辦?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監獄法》的有關規定,對于不同階段且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犯罪分子,其辦理程序有不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于那些具備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決時,可直接決定。同時,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當制作《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載明罪犯基本情況、判決確定的罪名和刑罰、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原因、依據等內容,并抄送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
2、在判決、裁定執行過程中,對具備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由監獄提出書面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監獄管理機關批準。
3、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暫予監外執行的,應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查決定。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批準的決定抄送人民檢察院。
通常對罪犯暫予監外執行都是發生在服刑期間,但在案件審理,法院作出判決的時候,可能罪犯就已經具備暫予監外執行的條件,那么此時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決定對其適用暫予監外執行。而在制作了《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之后,還要求同時抄送給人民檢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機關才行。
申請監外執行是在判決前還是判決后
判刑后可以監外執行嗎
暫予監外執行人員收監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已交付還能撤銷贈與嗎
2020-12-29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