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5歲以上老人刑事責任的規定是什么?
75歲以上老人刑事責任的規定是根據《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解決老年人違法犯罪處罰“兩難”問題,需要打擊和預防并重。
1、從打擊方面來說,重點是把握老年人違法犯罪的懲治尺度。盡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后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于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區服務等。司法實踐表明,只要刑罰的后果大于違法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發揮其預防功能和作用。給老年違法犯罪者處罰,哪怕是較輕的處罰,就足以防止他們再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震懾犯罪的作用。
2、從預防方面來說,通過普及法律知識來遏制老年人違法犯罪,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預防老年人步入歧途就是對老年人權益最大的維護。不可否認,一些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過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進入老年后又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往往觀念更加偏執,更容易觸犯法律。而現在社會的普法重點往往都放在青少年身上,開展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宣傳教育可謂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全社會開展普法教育,同樣不能忽視了曾給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老人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確實75周歲的老年人,他們一般犯罪的可能性都是比較小的,但是如果有這樣的一種老年人違法犯罪的話,出于一種特殊的考慮是不被來進行一定的處罰的,這對于老年人的權益保護的話,它也有一定的作用。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老年人贍養費如何計算
2 年最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生誤開癲癇藥,賠償責任如何確定
2020-11-21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總結范本如何書寫
2020-11-08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