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5歲以上老人刑事責任的規定是什么?
75歲以上老人刑事責任的規定是根據《刑法》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解決老年人違法犯罪處罰“兩難”問題,需要打擊和預防并重。
1、從打擊方面來說,重點是把握老年人違法犯罪的懲治尺度。盡管老年人違法犯罪后不適合拘留或收監,但不拘留不收監不等于不處罰。不僅警告、罰款等其他處罰方法仍然可以適用,而且還應當有針對性地對老年違法犯罪者給予必要的行為管束,比如,監護隔離、限制居住、限制從事特定活動、參加社區服務等。司法實踐表明,只要刑罰的后果大于違法犯罪所帶來的好處,刑罰就可以發揮其預防功能和作用。給老年違法犯罪者處罰,哪怕是較輕的處罰,就足以防止他們再犯,也可以起到預防和震懾犯罪的作用。
2、從預防方面來說,通過普及法律知識來遏制老年人違法犯罪,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預防老年人步入歧途就是對老年人權益最大的維護。不可否認,一些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過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制教育,進入老年后又被社會邊緣化,他們往往觀念更加偏執,更容易觸犯法律。而現在社會的普法重點往往都放在青少年身上,開展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宣傳教育可謂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全社會開展普法教育,同樣不能忽視了曾給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老人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確實75周歲的老年人,他們一般犯罪的可能性都是比較小的,但是如果有這樣的一種老年人違法犯罪的話,出于一種特殊的考慮是不被來進行一定的處罰的,這對于老年人的權益保護的話,它也有一定的作用。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老年人贍養費如何計算
2 年最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