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經常因案件超過訴訟時效而導致自身權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否可以中斷呢?勞動爭議案件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哪些?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下面,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一、勞動爭議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
發生仲裁時效中斷時,已經進行的仲裁時效期間統歸無效,重新開始計算時效期間。《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這里的“中斷時起”應理解為中斷事由消除時起。如權利人申請調解的,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應自調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計算;如達成調解協議,自義務人應當履行義務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等。
二、勞動爭議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象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仲裁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三種情形:
①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或者經濟補償。
②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勞動者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工會反映用人單位違法要求加班,請求保護休息權利;也可以是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③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如勞動者向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用人單位答應支付。
這里需要注意,認定時效是否中斷,需要由請求確認仲裁時效中斷的一方當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證據。因此,需要當事人有證據意識,注意保留和收集證據。
上述介紹可以看出,我國法律為了督促當事人及時維護自身權益,規定了訴訟時效制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主要包括債權人主張權利或者債務人作出同意履行債務的表示。如上述解答未能解決您的問題,您也可向專業的律師咨詢。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條件
勞動爭議訴訟時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