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殘疾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殘疾人犯罪的罪輕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1、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2、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3、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4、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5、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除了精神病人或殘障人士這類型的殘疾人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之外,其他的殘疾人做出什么違法行為的話,都得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不過,就算精神病人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不負刑事責任,但其監護人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強制醫療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2021-01-02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土地出讓繳費流程是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