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的時效一般為1年,期間要是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話,還可以中止或中斷。那么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具體有哪些呢?本文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做具體解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期限應當如何起算問題的批復》,自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
只要具有上述六種情況之一的,那么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時效中斷。各位一定要注意了,在處理勞動糾紛的時候時效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勞動仲裁時效還是勞動訴訟時效,一旦超過了這個時效對當事人的權利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申請仲裁或訴訟,要是有特殊情況就及時的申請中止或中斷。
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有什么區別
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有哪些
勞動糾紛仲裁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