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執罪不履行判決能判緩刑嗎?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量刑在三年以下,可以根據情節判處緩刑。換句話說,判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都可能具備判決緩刑的前提。在拒執罪立案之后,要積極履行判決,這樣很大可能可以緩刑。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現實生活中,由于法律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以為只有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和裁定書,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對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人民法院的調解書以及支付令、公證債權文書等拒不執行的,構不成犯罪,其實2002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犯罪對象作了擴大的立法解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這一規定雖然解決了理論上的紛爭,但是罪名并沒有能夠予以修改,造成了許多當事人認識上的誤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犯罪嫌疑人最終的相關判決是由法院來進行決定的,法院的判決依據是根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來進行確定。如果需要被判處緩刑的話,犯罪嫌疑人首先在進行拒絕履行法院所進行的相關判決的之前還是有履行相關部分義務,如果是完全沒有履行的話,那么很有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怎么申請拒執罪,怎樣構成拒執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發明專利審查的具體步驟
2021-01-09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管轄小結
2021-02-28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