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執罪不履行判決能判緩刑嗎?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量刑在三年以下,可以根據情節判處緩刑。換句話說,判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都可能具備判決緩刑的前提。在拒執罪立案之后,要積極履行判決,這樣很大可能可以緩刑。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現實生活中,由于法律宣傳不到位,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以為只有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和裁定書,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對于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人民法院的調解書以及支付令、公證債權文書等拒不執行的,構不成犯罪,其實2002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犯罪對象作了擴大的立法解釋,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這一規定雖然解決了理論上的紛爭,但是罪名并沒有能夠予以修改,造成了許多當事人認識上的誤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犯罪嫌疑人最終的相關判決是由法院來進行決定的,法院的判決依據是根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來進行確定。如果需要被判處緩刑的話,犯罪嫌疑人首先在進行拒絕履行法院所進行的相關判決的之前還是有履行相關部分義務,如果是完全沒有履行的話,那么很有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怎么申請拒執罪,怎樣構成拒執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