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犯罪負不負刑事責任
按實際情況青少年犯法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按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這里指的“必要的時候”,是指家中無人管教或者家長、其他監護人缺乏管教能力、或者群眾、或者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強烈要求政府收容教養的時候,政府從社會保護的角度出發,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未成年犯罪父母要承擔責任嗎
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故意傷害等的罪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一般是其父母,父母有教導的責任和義務。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濟損失的,根據《民法總則》相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2、法定監督責任
父母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判定行為人是否需要對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時候,一方面需要考慮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其年齡是否達到了刑事年齡要求;另一方面,也還需要考慮行為人在實施犯罪的時候,其精神狀態情況,看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過,即使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其他的,比如民事賠償責任還是不能免除。
什么情況下未成年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