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永和縣律師 渾源縣律師 安新縣律師 古丈縣律師 浮山縣律師 勐海縣律師 霍州市律師
隨著民眾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勞動者在工作過程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時,果斷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也越來越多。那么2017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流程一般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你一一介紹。
一、立案受理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數遞交起訴狀副本和證據副本。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即受理,并辦理相關立案手續。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在收到訴狀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送達不予受理裁定書。
二、庭前準備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被告應訴后,向原告送達開庭傳票。法院在依法傳喚雙方當事人的同時,應做好開庭的各種準備,如通知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參加訴訟,調查必要的證據,向當事人告知合議庭的成員,主持庭前交換證據等。
對當事人而言,首先,當您或您單位被起訴后,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您或您單位應當依法應訴,并應在收到起訴狀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辯狀及副本,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間內提交相關證據。其次,應做好出庭參加訴訟的各種準備,依照人民法院的傳喚,按時參加庭審。
三、開庭審理
開庭審理時,首先由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由法官查明當事人到庭情況并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開庭分為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解或判決。法庭調查主要是在法官的主導下,查明案件的事實,當事人在此階段應當充分的舉證、質證。法庭調查結束后法官根據案件情況歸納本案的焦點,審理即轉入辯論階段。當事人在辯論階段可以圍繞本案焦點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行使辯護權。法庭辯論結束后,在法官主持下調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愿達成調解協議,無法達成調解協議的一般由法官當庭作出判決。如果案件復雜不適宜當庭宣判的,則定期宣告判決。
四、上訴
當事人不服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當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決的上訴期間為十五日,裁定為十日;不服刑事判決的上訴期間為十日,裁定為五日。
五、申請再審和申訴
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關系的案外人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和調解確有錯誤時,可以申請再審。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當事人、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親屬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可以申訴。申訴期限為從裁判生效之日起至被告人刑罰結束之日后兩年。申請再審或申訴應當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再審或者申訴,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或者申訴書,并附原裁判文書,有新證據的,應當一并提交。依照法律規定,申請再審或者申訴不影響已生效判決或裁定的執行。
六、申請執行
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發生法律效力后,債務人未按照上述文書所確定的期間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為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一方當事人未履行仲裁機構的裁決、公正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行政機關的處理或處罰決定的,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以上就是2017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一般流程。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是一種解決勞動爭議、保障勞動人民權利的有效途徑,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任何民事案件審理都有其特定的流程,如果你想了解其他民事案件審理流程,歡迎咨詢律霸。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寧波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土地轉包
2021-03-21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7女兒嫁出去了戶口也遷出去了娘家拆遷有繼承權嗎
2021-01-30拆遷補償費要交稅嗎
2021-03-18大棚被拆遷時容易引起哪些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