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脅從犯?
脅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人。這里的被脅迫是指由于各種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強制。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沒有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因此仍應對其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脅從犯僅包括被脅迫參加犯罪的,不包括被誘騙而參加犯罪的情形。
被脅迫參加犯罪的并非完全喪失意志自由,僅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選擇的自由,否則,如果行為人的身體完全受到外在的暴力強制,完全喪失了選擇行動的自由,可以認為為不可抗力或者緊急避險而不負刑事責任。
對被脅迫者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即開始被脅迫、不情愿地參與犯罪行為,但后來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好處,而非常積極地、自愿地繼續參與犯罪者,不能仍然認為還屬于脅從犯,綜合全案,可能就是從犯甚至主犯了。
二、什么是緊急避險?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
(1)必須針對正在發生的緊急危險。如果人的行為構成緊急危險,必須是違法行為。
(2)所采取的行為應當是避免危險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須是法律所保護的權利。
(4)不可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是說,所損害的利益應當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緊急避險不負法律責任。在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
三、脅從犯與緊急避險有什么區別?
我國刑法第21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刑法并未將受脅迫而為的一切造成損害的行為都認定為脅從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論處,而是視其社會危害性區別對待的。在行為人受到的脅迫是直接威脅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險時,如果行為人造成的實際損害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則行為人的行為應認定為緊急避險,而不應作為脅從犯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脅從犯與緊急避險的界限就在于行為人損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護的利益。
如果是因為受人脅迫,為了保護自己的某種利益,而對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且這種損害大于其所欲保護的利益時,則屬于脅從犯。例如,某甲為了使白己免遭某乙的傷害,在某乙的脅迫下,將某丙開槍打死,則顯然超出了緊急避險的范疇,而構成脅從犯,因為一般而言,生命權是大于健康權的。然而,如果某乙威脅某甲如不開槍將某丙打死,則將某甲打死,某甲在這種情況下開槍將某丙打死,是否構成脅從犯呢?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某甲同樣應當構成脅從犯。因為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的界限就在于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必須小于所避免的損害,即為了保護一個合法利益而損害的另一合法利益,既不能大于,也不 能等于所保護的利益,否則就構成避險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避險過當是因受人脅迫導致的,則行為人構成脅從犯。由于生命權的價值在刑法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如果某甲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而損害某丙的生命,則當然構成脅從犯,但是可以考慮其受脅迫程度較大而對其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屬補助金能否抵扣贍養費
2020-12-04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征地拆遷中,對于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農村拆遷安置房更名過戶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