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嗎?
勞動仲裁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勞動爭議的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根據上述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之間的勞動爭議進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決書;
2、當事人對勞動爭議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見,勞動爭議仲裁是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必經程序。
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的關系是: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請求法院保護民事權益的權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指具有訴訟權利能力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而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對仲裁前置的訴訟案件,究竟應適用哪個法定期間?我國仲裁法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勞動法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沒有規定,勞動爭議案件就適用該規定的行使權利的法定期間。因此,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是有聯系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寓于仲裁時效之中。
如果勞動爭議案件超過了仲裁時效,仲裁委裁定不予受理,而法院以其未超過訴訟時效受理,那么,勞動法第八十二條對仲裁時效為60天的規定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勞動爭議案件超過了仲裁時效即喪失了勝訴權。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與訴訟時效的區別主要包括:
①法律根據不同
訴訟時效的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依據是《勞動法》。
②適用范圍和對象不一致
訴訟時效廣泛適用于民事法律關系,超過時效則喪失勝訴權,但權利并
不消滅;勞動爭議仲裁時效適應于勞動法律關系,超過時效則不再受理。
③性質和期限不同
訴訟時效是民事審判活動適用的期間,有普通訴訟時效2年、特殊訴訟時效1年、最長20年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裁決的法定期間,是帶有勞動行政性質的期間,依《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2條為6個月,依《勞動法》第82條為60日,比訴訟時效短。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實現這個問題是困擾著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對于大多數人員來說的話他們關于這樣的一種專業的知識并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只需要記住的是在債權已經到期之后,就應當盡快的來進行行使。
員工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范本
拖欠工資勞動仲裁申請書樣本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土地互換后發生了糾紛還可以要回土地嗎
2020-11-16有限合伙人可以土地作價入股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