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我國修訂后的《刑法》?在明確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基礎上,規定了“單罰制”和“雙罰制”的處罰方式。處罰單位犯罪必須嚴格遵循新刑法規定的三個基本原則,同時還須注意單位犯罪過程中的幾種特殊形態、數罪并罰、自首和立功、共同犯罪及追訴時效等。對單位犯罪的處罰,諸如罰金額度的明確、單位累犯的處罰和處罰標準的統一等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新刑法)總則第三十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是我國刑法典首次對單位犯罪的一般概念和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所作的明確規定,同時新刑法分則的有關條款對單位犯罪的具體罪狀及法定刑的標準也作了相應具體的規定,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有機統一的單位犯罪立法體系。本文擬就單位犯罪的處罰及其完善作一些探討。
一.單位犯罪處罰的理論基礎
現代系統論認為,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此系統又由無數大小不等、環環相扣的下屬子系統構成,每一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要素和結構狀態,從而形成一個個相對封閉的整體,對社會發展產生著不同效用。單位組織體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它由一系列要素如人物財產、場所、名稱等構成。單位整體功能的發揮遠遠大于自然人個體功能的相加,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其對社會的危害也遠遠大于自然人在同等情況下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因此,對單位犯罪,必須進行懲罰。詳言之,單位作為相對獨立于自然人的存在,其本身具有整體性、組織性合法性的特點。單位組織體與其內部的自然人成員之間的關系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單位作為一個聚合體,以人的附著為首要條件和實質要義,沒有人則單位失去存在的意義。單位的自然人又以單位這種組織體為憑借,使自身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得到擴張或限制,以附合單位整體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沒有自然人的實施行為就不會有單位的犯罪行為。同時,由于單位具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意志,盡管這種意志來源于自然人卻不是自然人個體意志的簡單凸現,而是其內部自然人意志的有機整合,其一經形成就以一種相對獨立的形式而存在。所以,當單位內的自然人主體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時,法律將其界定為單位犯罪以區別于純自然人的犯罪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單位犯罪實際上表現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上是單位組織體自身的犯罪行為,呈現著整體性彌散狀的形態。第二層面上表現為單位內部自然人的犯罪行為,這是體現單位犯罪意志的決策和執行行為。二者既統一又分立,統一主要反映在單位內部的自然人成員或者單位的代理人在經單位集體決策或法定代表人決定為單位謀取利益而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的情況下,法律將此行為視之為單位行為,將責任歸咎于單位;分立主要反映在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上,法律規定單位和自然人分別承擔刑事責任或只有自然人一方承擔。我國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單位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就是要通過刑事制裁的方式,使一些見利忘義、鋌而走險、以身試法的犯罪單位喪失其再犯能力以示懲戒。
二.單位犯罪處罰的方式
從各國刑法理論、立法體例和司法實踐的運作來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方式主要有三種:(一)單罰制。即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法律規定只處罰單位內部的自然人或只處罰單位。單罰制包含以下兩種情況。
1?.只處罰單位的自然人而對單位本身不予追究。這種對單位犯罪的懲罰被稱為代罰制。適用代罰制的主旨是想通過對單位自然人的適用刑罰來達到制止和預防單位犯罪的目的。代罰制是不承認單位具有犯罪能力而在客觀上又存在著控制單位犯罪的實際需要的情況在刑事政策上所體現的一種調和。在代罰制下,因為單位自身并未受到任何制裁,它有可能通過提供各種救濟方式使受罰的自然人得到補償。其不利方面是明顯的。
2?.只處罰單位組織自身而不對實施了犯罪行為的單位內部的自然人進行處罰。這種體制被稱為轉嫁制,其理論根據導源于古老的侵權行為賠償法中的“仆人有過,主人負責”的轉嫁罪責說。它肯定單位犯罪的存在,比較重視單位整體的作用和功能,想通過懲罰單位本身來提高其對社會的責任感和道義感,以維護社會正義,建立起符合社會需要的法律秩序和倫理觀念。單罰制在懲罰單位犯罪方面表現了它的積極作用,但其消極方面也不容忽視:第一,責任的不公平性。單位犯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社會組織犯罪,是單位組織自身與自然人犯罪行為相結合的產物,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離,否則便不能構成單位犯罪。單罰制的存在客觀上導致了犯罪主體與受刑主體的分離,違背了罪責自負原則,體現出承擔刑事責任的不公平性。第二,弱化了刑罰的威懾效力。“刑罰不外是社會對違反它的生存條件的行為的一種自衛手段”①?,作為社會防衛的最后手段的刑罰,如果不能罰當其罪必然會損害其聲譽,導致其威懾力下降,其結果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單位組織通過犧牲其自然人成員的辦法來達到犯罪目的,或者因只懲罰單位自身而使實施了危害行為的自然人逃脫了法律制裁,其負面影響較大。
(二)兩罰制。兩罰制又稱雙罰制。這是鑒于單罰制的缺陷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處罰單位犯罪的體制。其具體內容是,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既對單位自身進行處罰又對其內部的自然人成員進行處罰。它克服了單罰制的一些弊端,為不少國家立法所采納,成為一種比較理想的懲罰單位犯罪的體制。如1954?年《?日本防止不正當競爭法》?第五章第二條規定:“法人代表或法人和個人的代理人雇傭人或其他工作人員,在有關該法人或個人的業務上實施了前條的違法行為時,除了應當處罰行為人之外,對該法人或個人也應處同條所規定的罰金刑。”1962?年美國《?模范刑法典》?在《?責任的一般原理》?一章中專門規定了“法人非法人團體及其代表人的責任”的條款,對認定有罪的法人處以罰金,同時對直接責任者科處相應的刑罰。兩罰制的主要優點在于:第一,比較科學合理。單位作為一個由人、物等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其刑事責任的承擔也應具有整體性特點。兩罰制使單位自身及其內部人員同時承擔因實施危害行為而由刑事法律強加的于其不利的后果,以促其收斂改過,循法自律。第二,兩罰制是對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普遍適用的“法人責任原則”的遵循,具有其自身的法律淵源,體現了法律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
(三)保安處分。保安處分是基于單位無意識能力同時又無可置疑地對社會存在破壞性的考慮,以刑罰二元論為結構,對單位犯罪進行控制的一種法律措施。如法國的修改刑法案第89?條就承認了“停止法人活動或解散法人”?的保安處分。還有一些國家如日本等,也通過特別法的規定,承認了“解散法人”“禁止營業”“一定權能的剝奪”?“警察監視”等保安處分規制。反映了對單位犯罪進行處罰的新的立法趨勢。
我國刑法沒有像國外刑法那樣規定法人犯罪而規定為單位犯罪,這是從實踐中存在的大量的非法人組織犯罪需要動用刑罰加以懲處的情況考慮來設置的。從我國刑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采取的是兩罰制的刑罰體制,既符合懲治單位犯罪的實際需要,也順應世界刑法懲治法人犯罪的潮流,可以避免單罰制下偏執一隅的弊端。我國刑法還設置了單罰制以彌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無法采用雙罰制的不足。刑法分則明確規定單位可以構成犯罪但只處罰自然人的法條共7?條涉及8?種罪名,包括第一百零七條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第一百三十五條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七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六十一條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罪,第一百六十二條妨害清算罪,第二百四十四條強迫職工勞動罪,第三百九十六條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罰沒財物罪。由此可以看出,兩罰制為主,單罰制為輔是我國懲罰單位犯罪的方式。
三.單位犯罪處罰的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適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則是我國新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它貫穿于整個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之中,并起著根本性、全局性的指導作用,所以對單位適用刑罰必須緊緊地把握住刑法的這三大基本原則。
1?.嚴格遵循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規定。我國刑法除總則對單位犯罪作了原則性規定之外,分則還明確規定單位能夠成為犯罪主體,并對之實行雙罰制的條文共計96條122?個罪名,其中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3?個法條4?種罪名,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63?個法條77?種罪名,第七章危害國防利益罪3?個法條4?種罪名,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24?個法條34?種罪名,第八章貪污賄賂罪3?個法條4?種罪名。對單位成立上述法條所確定的罪名,必須嚴格執行雙罰制。此外,另有7?個法條雖然規定了單位犯罪的罪狀,但沒有對單位自身進行處罰,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懲罰單位內的自然人。
2?.嚴格遵守分則所設定的罰金刑標準。刑法分則共有35?個法條料種罪名明確規定了對單位犯罪的罰金幅度,其中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一節9?個法條9?種罪名,走私罪一節1?個法條1?種罪名,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一節3?個法條3?種罪名,危害稅收征管罪一節8?個法條11?種罪名,擾亂市場秩序罪一節3?個法條4?種罪名。在罰金的確定方式上有倍數罰金制、比例罰金制汾段罰金制等計算方式,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只能在法條規定的幅度內選擇。3?.不能對單位犯罪采取以罰代刑的辦法。雖然罰款和罰金表面上頗為相似,但性質截然不同。罰金作為刑罰方法,只能對犯罪行為適用,罰款作為行政手段,只能處罰行政違法行為。二者的嚴厲性和強制性殊為不等,由此產生的社會評價也完全不同。不能以“未中飽私囊”為由放寬對單位自然人的處罰。要做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無罪不罰,切實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適應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刑法的功能和作用,體現刑法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評價。
四.單位犯罪處罰的幾個問題
1?.單位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單位犯罪不像自然人犯罪那樣,犯意產生以后,犯罪人可以立即在該犯罪意志的支配下實施危害行為。單位犯罪從形成犯罪意志到付諸實施一般都要經過一個準備的過程,從而構成一個“緩沖”區間,因這一區間的存在,使單位犯罪“行為”有可能只停留在決策形成階段或者準備階段,或者單位雖已“著手”實行犯罪,但因各種意志以外的原因諸如實施人因害怕事發而放棄等使之成立未遂;或者在一定情況下,該單位自動中止了犯罪,如執行者出于單位利益考慮而中止犯罪并得到決策機構的認可或者先前的決策人員離開了該單位而后續人員決定中止正在進行的犯罪等。在以上幾種情況下,單位犯罪分別停留在預備、未遂和中止階段,作為單位犯罪構成的修正狀態,對之適用刑罰相對應按照自然人預備、未遂和中止時的情形處理。
2?.單位犯罪的數罪并罰。單位在犯數罪的情況下,應對之實行數罪并罰。即對單位本身所判處的罰金額應是數罪所判處的罰金額總和以下,最高罰金額以上酌情決定的罰金數額。同時,對實施犯罪的自然人也應數罪并罰。如果單位在實施一次犯罪以后,其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相繼變動,而后續人員繼續實施該種犯罪行為,則單位本身和單位自然人合按一罪處罰,如果后續人員繼續實施的是他種犯罪行為,則對該單位自身應數罪并罰,而前后實施了不同種犯罪行為的單位人員各按一罪處罰。
3?.單位犯罪的自首和立功。既然立法承認單位犯罪是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一種犯罪類型,承認單位本身具有認識和意志能力可以作為獨立的犯罪主體,無庸置疑,單位也有自首和立功情節。單位自首主要表現為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投案自首、經單位集體研究討論后派人自首、單位內部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自首等多種形式。同理,單位揭發其他單位或自然人的犯罪行為以及提供重要線索使其他案件得以偵破等,則成立法定立功情節。對單位的自首和立功,按自然人立功和自首情節處理。
4?.單位共同犯罪。單位共同犯罪是指兩個以上的單位或單位與自然人共同犯罪,表現為單位之間或單位與自然人之間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種犯罪行為。二者在主觀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不僅意識到本單位是在實施犯罪行為,而且還知道其他單位的人或自然人和自己單位一起實施共同犯罪,對單位共同犯罪適用刑法總則第二章第三節有關規定處罰。5?.關于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單位犯罪是一種有組織有分工的整體性犯罪行為并且在多數情況下呈現前后銜接的持續狀態,所以對單位犯罪進行刑事追究的時效適用刑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單位犯罪的“終了之日”應是單位整體的犯罪行為終了之日。如果在追訴期限內單位又犯新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對單位犯罪的追訴時效期間的計算,應該以對單位自然人犯罪的追訴期限的規定為準,因為單位本身只有罰金刑,無法適用第八十七條關于追訴時效期間的規定。
五.進一步完善對單位犯罪的處罰
1?.明確罰金刑的額度。我國刑法分則對單位犯罪規定雙罰制的條文大多沒有規定具體的罰金數額,這固然有利于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但其不利的一面也是顯而易見的,容易造成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出現畸輕畸重,量刑失當,所以立法應充分考慮單位犯罪的各種復雜情況,盡可能采取區段罰金制方式,使自由刑和罰金刑形成合理的匹配,罰金額相對確定,有利于司法操作。
2?.單位犯罪的累犯問題。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構成累犯必須具備以下條件:(?l?)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處的刑罰和后罪應當判處的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3?)后罪的發生是在前罪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五年內。很顯然,根據此條件,單位本身是不可構成累犯的,但在雙罰制的情況下,單位自然人卻可以構成累犯,這實際上是在無形中減輕了單位自身的刑事責任,沒有把自然人和單位放在同等的地位,形成對一個單位犯罪采用兩個標準進行衡量,違背承擔責任上的平等原則,因此,對單位自身也應有累犯的規定。
3?.統一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標準。單位犯罪在很多情況下屬于貪利性犯罪,其目的是為本單位謀取利益或為維護本單位利益而實施。鑒于單位本身是無生命的存在,不能適用自由刑。對單位的罰金姑且不論,單就在雙罰制下對自然人的處罰規定來看,存在明顯的不協調之處。如第二百零五條第三款規定:“單位犯本條規定之罪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從本條款的規定來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單位自然人的處罰僅限于自由刑而沒有罰金刑。同屬本節的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意味著對單位責任人員適用第二百零一條、二百零三條、二百零四條、二百零七條、二百零八條、二百零九條對自然人犯罪的條款規定,而在上述六個法條中,除第二百零八條外,其余各條第一款都有“并處罰金”的規定,對單位人員適用意味著對他們必須處以罰金(除自由刑以外),同是危害稅收征管罪,同樣存在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性質危害后果基本相同,但對單位人員的處罰卻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只處自由刑,另一種既處自由刑又處罰金,顯然是不夠協調的規定。如此規定,刑法里還有一些,如第二百三十一條第二百二十條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不斷完善、經濟活動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單位犯罪的觸角已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針對當前日漸猖撅的單位犯罪勢頭,一方面必須從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角度規制單位行為,另一方面,完善刑罰體系,充分運用刑罰的力量,加大對單位犯罪的懲處力度是當前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所面臨的嚴峻課題。
:
什么是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3-18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