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踐中,故意殺人都是以作為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具體有拿刀直接捅死人等等,但是也可能存在不作為的故意殺人行為,如母親故意不給饑餓的子女食物吃等等。那么你知道不作為故意殺人在客觀上是如何表現的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客觀要件方面的內容。
不作為故意殺人罪屬于不作為形式的犯罪中的一種,所謂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并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不作為客觀方面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特定義務一般有三個來源,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二是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三是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
第二,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如果行為人雖有某種特定義務,但由于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
第三,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即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需 要指出的是不作為故意殺人罪的成立須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但并非所有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都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其原因在于:其一,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 的如果行為人出于過失,只能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法律對過失致人死亡另有規定的專門罪。如刑法第335條的醫療事故罪,就可由不作為構成,該罪的結果包括 “造成就診人死亡”。其二,有些不作為引起他人死亡、行為人主觀上也有故意的行為,由于刑法的特別規定,對之亦不能定故意殺人罪。如綁架他人后,當被綁架 人有死恨危險時不予救治而放任死亡結果發生的,依刑法第239條仍定綁架罪。順便需要指出,由于我國刑法對不純正不作為犯未有一般性的(總則)規定,因而 許多不作為犯包括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在司法實踐的認定中往往被忽視,例如,實施遺棄行為的行為人對被遺棄人死恨結果有故意,而客觀上亦導致了死亡結果 的,一般只認定為遺棄罪,認定為故意殺人罪的很少。
犯罪的客觀方面一般都是該犯罪對
應的犯罪形式,在不作為故意殺人中,主要就是行為人本身有作為的義務,但卻故意不作為,因此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與故意殺人罪量刑處罰是一樣的,即使
是不作為的殺人,在處罰時也是根據犯罪情節進行量刑。要是你對此還有興趣的話,可以上律霸網站深入了解。
故意殺人未遂怎么判
故意殺人罪未遂怎么判刑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荒山開發承包合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