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情形是屬于故意傷害罪當中的一種具體的犯罪情節,換句話說這并不是《刑法》當中規定的具體罪名。但如果有該行為的話,是需要對行為人進行刑事處罰的。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一、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應當立案。故意傷害他人,只有達到法定的輕傷,重傷標準時,才構成故意傷害罪,予以立案。也就是說,對于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情形是包含在故意傷害罪當中的,此時由于已經造成了人員的死亡,當然是要按照故意傷害罪當中關于致人死亡的情形量刑處罰。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故意殺人的區別
1、作案工具。槍械、刀具顯然比普通木棍更具危險性,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認識到使用槍械、刀具對一個人實施打擊,是極其危險,發生被害人生命被剝奪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可以將行為人使用的作案工具的危險性作為認定行為人主觀故意內容的一個因素。
2、打擊部位。要害部位顯然比非要害部位更容易致命,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認識到使用兇器對一個人要害部位實施打擊,是極其危險,發生被害人生命被剝奪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可以將行為人打擊部位是否屬于要害部位作為認定行為人主觀故意內容的一個因素。
3、案發起因。起因往往影響到行為人實施行為時的動機,雙方存在深仇大恨還是存在小摩擦,后者往往不存在殺人動機。
4、行為是否有節制。行為人實施的侵害行為,是無限度的攻擊打擊,還是有限度的打擊,這對于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有很大作用,后者往往只是一種傷害的故意。
5、是否憑借一定的條件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憑借一定條件或者采取一定保護措施的,主觀上一般沒有殺人的故意。
6、兩人事發前的關系。關系親密或者初次相識的,一般存在故意殺人動機的可能性比雙方積怨已深的可能性要小。
7、是否實施積極救助行為。實施行為后,行為人對被害人進行盡力救助的,這種情況故意傷害的可能性更大。
8、行為人的供述。行為人到案后的供述,對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有不容忽視的作用的。
以上8個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認定行為人在實施侵害行為時候主觀故意的內容,但是不能夠僅僅機械的根據某一點來認定,必須綜合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分析各個方面;同時,在對具體行為定性的時候,必須拋棄客觀歸罪的做法,必須做到主客觀相一致,以免定性錯誤。
由于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屬于故意傷害罪當中的一個具體犯罪情節,因此在闡述立案標準的時候,我們是從故意傷害罪進行分析的,也就是說只要行為人的行為導致了他人輕傷及以上的傷害程度,那么就需要按照具體的犯罪情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怎么判刑?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有什么作用
2020-11-18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2021-03-26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