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信用卡的使用已經十分普及了,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滋生出了不少的犯罪,其中有一項就是惡意透支信用卡的行為。那么根據法律的規定惡意透支信用卡的構成何罪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介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對信用卡“惡意透支”構成犯罪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以及“惡意透支”認定處罰的相關問題,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作了界定,以區別于善意透支的行為。
根據《解釋》,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惡意透支”。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惡意透支”屬于信用卡詐騙的犯罪行為。這次“兩高”司法解釋對“惡意透支”構成犯罪的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
第一,在司法解釋中,對“惡意透支”增加了兩個限制條件:一是發卡銀行的兩次催收;二是超過三個月沒有歸還。這里面就排除了因為沒有收到銀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書,而沒有按時歸還的行為,持卡人沒有接到有關通知或者文書,過了一定的期限沒有歸還的,不屬于“惡意透支”。
第二,因為“惡意透支”這種信用卡詐騙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這是該行為非常重要的構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區分“惡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個主要界限,只有具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透支的才屬于“惡意透支”,才構成犯罪。
這次司法解釋中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結合近年來的司法實踐列舉了六種情形,比如明知無法償還而大量透支的不歸還;肆意揮霍透支款不歸還;透支以后隱匿、改變通訊方式,逃避金融機構的追款等。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表現。
第三,這次司法解釋明確了“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拒不歸還和尚未歸還的款項,不包括滯納金、復利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第四,根據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決或者公安機關未立案之前,償還了這些透支款息的,從輕處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既依法追究那些“惡意透支”的詐騙行為,同時又發揮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盡可能地縮小刑事打擊面。
經過上文的詳細介紹,相信此時大家都已經清楚惡意透支信用卡是構成何罪了吧,根據《刑法》第196條的規定,是構成了信用卡詐騙罪的。那么就要按照此罪的量刑標準進行相應的處罰。要是你覺得小編整理的內容,還不能夠解決你的疑惑,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合同詐騙罪是如何定罪量刑的?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涉嫌團伙詐騙罪如何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耳朵十級傷殘鑒定標準
2021-03-22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