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制定《青海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我省各級各類醫療單位(包括駐軍對地方開放的醫院)和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以及鄉村醫生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所發生的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或事件的處理。
第三條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亦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對疑難、罕見病例,醫務人員按規定作了檢查、治療,但限于技術水平和設備條件難以預料和防范而發生意外的;
(二)藥物過敏試驗結果為正常的或未規定做藥物過敏試驗的藥物所引起的藥物過敏反應的;
(三)在診療工作中應用新技術、新療法、新藥物之前,執行了請示報告制度,向病員家屬說明情況并征得家屬同意且作了充分的技術準備,仍發生意外的;
(四)在藥物(包括生物制品)正常劑量的治療過程中發生副反應的;
(五)手術過程中,因手術部位嚴重粘連、解剖畸形、腫瘤侵潤等原因而損傷周圍組織或臟器的;
(六)因病員及家屬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執行醫務人員囑咐或拒絕檢查治療等不配合診治行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二章醫療事故的分類與等級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屬責任事故:
(一)對危重病員片面強調制度、手續、不負責任地轉院、轉科或不采取急救措施,以致貽誤、喪失搶救時機者;
(二)診治工作中,明知病情疑難則不請示或不執行上級醫師指導,擅自處理的;上級醫師接到下級醫師報告后,不及時處理造成嚴重后果者;
(三)手術治療中,開錯部位、摘錯器官、遺留器械、紗布等異物在病員體內,或錯傷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后果者;
(四)護理工作中,不嚴格執行醫囑、醫療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不按規定交接班、打錯針、發錯藥、輸錯血等造成嚴重后果者;
(五)在助產工作中不認真觀察產程,違反且產原則或技術操作規程,出現危急病情不及時組織搶救,造成產婦、嬰兒死亡者;
(六)不執行消毒、隔離、無菌操作規程,供應的器械、敷料、藥品不符合消毒要求,導致感染,增加病人痛苦,造成嚴重后果者;
(七)用藥過程中,違反藥物禁忌或藥物過敏試驗等使用規定者;
(八)藥劑工作中,配錯處方,發錯藥、寫錯用法、用量、貼錯標簽,毒、限、劇藥無明顯標簽或制劑含量錯誤,以及其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嚴重后果者;
(九)檢驗、放射、病理及其他非臨床部門,漏報、錯報檢查結果,驗錯血型、發錯血、拍錯片等造成嚴重后果者;
(十)醫、護、藥、技人員不掌握原則、利用工作之便,濫用麻醉、劇毒、限制藥品,不見病人亂開處方或開錯藥而造成嚴重后果者。
第五條凡醫療護理工作中盡了職責,未違反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確因業務技術水平所限和設備條件不足,發生診斷、治療、護理等方面的過失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均屬技術事故。
第六條因責任和技術原因造成的事故,應根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確定事故的性質。
第七條醫療事故的分級標準
(一)一級醫療事故系指由于行為人過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的(病人因病情重篤或疾病晚期衰竭瀕臨死亡,行為人雖有過失,但屬偶合因素者,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二)二級醫療事故系指行為人過失,直接造成病人嚴重殘廢或嚴重功能障礙的。
1、造成下列情形之一者,為二級甲等醫療事故:
(1)植物人;
(2)昏迷、臨床確認不可恢復者;
(3)癡呆;
(4)嚴重智力障礙;
(5)雙目失明;
(6)雙目視力小于一米指數,經治療不可恢復者;
(7)缺失一側眼球;
(8)胃、腸或膀胱等永久性造瘺;
(9)主要臟器受損,需依賴藥物或器械維持功能,臨床確認不可恢復者;
(10)雙手截肢;
(11)雙上肢功能全廢;
(12)一足一手截肢或功能全廢;
(13)雙下肢功能全廢或嚴重功能障礙(含雙下肢高位截肢、雙髖關節強直、雙膝關節強直);
(14)雙足截肢;
(15)二便失禁,臨床確認不可恢復者;
(16)截癱或偏癱,肌力不足三級者;
(17)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18)二級乙等事故兩條及其以上者;
(19)其他相當上列情形者。
2、造成下列情形之一者,為二級乙等醫療事故:
(1)視力、視野較嚴重損害,喪失部分工作和生活能力;
(2)兩耳全聾;
(3)誤摘一側腎臟;
(4)腎臟損害,臨床確診腎功能不全者;
(5)偏癱,肌力三、四級者;
(6)脊柱側彎30度以上;
(7)脊柱后凸成角30度以上;
(8)原有脊柱、軀干或肢體畸形,又嚴重加重者(除外脊柱結核病灶清除畸形加重的);
(9)雙下肢肌萎縮,肌力二級以下,依賴器械也不能維持功能的;
(10)一肢截肢或功能全廢;
(11)未婚或已婚未育男女生殖功能喪失(包括育齡婦女子宮切除,其子女已亡者);
(12)具有三級甲等兩條及兩條以上者;
(13)其他相當上列情形者。
(三)三級醫療事故系指行為人的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殘廢或功能障礙的。造成下列情形之一者,為三級甲等醫療事故:
(1)視力、視野損害但未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2)雙耳聽力明顯減退(在60分貝以上);
(3)聲帶或喉部受損傷,對發音有明顯影響的;
(4)主要臟器功能有改變(有臨床和客觀檢查指標),但不需要借助藥物或器械維持的;
(5)食道損傷,吞咽困難;
(6)致原正常尿道狹窄,排尿困難;
(7)育齡婦女子宮切除;
(8)脊柱或軀干畸形,功能有一定程度影響的;
(9)主要關節功能受一定影響,但基本可堅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
(10)缺失任何一手拇指;
(11)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中缺失任何三指以上;
(12)缺失任何一手兩指及其掌骨;
(13)前臂強直;
(14)肩關節,腕、髖、膝、踝等任何之一大關節,活動度喪失達百分之五十;(15)肘強直,活動度小于900或中立位活動度小于100;
(16)其他相當上列情形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