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鹽源縣律師 ? 陽東縣律師 ? 夏津縣律師 ? 高縣律師 ? 于都縣律師 ? 漣水縣律師 ? 思茅區律師 ??
現在大家都是知道用人單位需要給勞動者繳納五險一金的,但是如果沒有當地的戶口,外地人該怎么在當地繳納五險一金方面的問題也是困擾了很多人,在外地繳納五險一金會不會對五險一金的領取等方面造成不好的影響。下面總結歸納的就是外地人在溫州怎么樣交五險一金的有關問題。
一、外地人在溫州怎么樣交五險一金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五險一金包括什么,社保包括哪些這些基本的知識,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社保與五險一金是有區別的,社保只是“五險一金”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而“五險一金”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一金”,也就是住房公積金。
其次,我們再了解一下五險一金中到底哪些是需要個人承擔費用的,據了解,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醫保,失業保險和公積金是需要職工個人承擔費用的,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個人不用繳納任何費用。
最后,跟大家講講外地人如何辦社保五險一金相關的知識,需提醒大家的是,五險一金繳納跟戶籍沒多大關系,不管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要在當地有穩定的工作單位,并且簽訂了勞動合同,那么,用人單位就必須為職工辦理社保,因為,社保是強制繳納的,但公積金并沒有強制繳納,有的城市這幾年開始把公積金也納入強制繳納的范圍,具體需要咨詢當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另外,如果你之前在別的城市繳納過社保,那么可以將外地繳納的社保關系轉移到現在的工作城市。
二、外地人辦理五險一金要注意什么?
在外工作的外地人越來越多,需要在外繳納五險一金的情況也隨之增加。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于外地人繳納五險一金,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問題。
社保公積金斷繳的問題。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你是外地戶口,連續上滿5年的社保才能買車搖號和買房。這里的社保指的只的是五險。只要中間斷一個月,五年時間期限就要重新計算了。
其次,養老保險得交夠1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醫療保險,女交夠20年、男交夠25年,退休了才能享受終身。這里要解釋一下的是,退休要求的年限是可以累積的,斷了也不要緊。
最后,其他的保險斷了倒沒有太大影響:失業保險累積繳滿1年;生育保險在生育前連續繳滿9個月;住房公積金在住房公積金貸款前繳滿1年就行;工傷保險則是即交即用。
如何確保不斷。社保是強制繳納的,也就是你在單位上一天班,就得交一天社保,五險一起繳納,交哪個、不交哪個沒有選擇的余地。所以,只要換工作的時候,確保社保不要斷就行。
斷了怎么辦。如果你是沖著買房買車,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斷,哪怕斷一個月,按照北京的規定,補繳無效,特別是買房,五年期限從頭開始計算。買車的話,補繳有效。
如果你是沖著享受終身養老醫療去的,注意以下兩點:
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年限都是可以積累的,哪怕中斷了,交夠年限就可以。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是不夠最低繳費年限,這時候,外地戶口交夠10年才能辦理延期繳費,不夠10年的就只能轉回戶口所在地續交了。
醫保斷了,醫保待遇從下個月起就停了,如果重新交,還是可以報銷的。萬一斷繳,醫保卡會有2到3個月的恢復期,在這2到3個月只能手工報銷,不能醫??▽崟r結算。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哪怕不能實時結算,也要出示社???,否則會按照未攜帶社??ň歪t辦理,手工報銷也走不通了。
外地人在溫州怎么樣交五險一金方面的問題如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外地人和本地人在繳納五險一金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問題就是外地人如果想要在當地享受相應的福利比如領取退休金方面的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勞動者連續繳納一定的年限才可以,因此只要注意不要讓五險一金斷掉即可。
公務員五險一金包括什么?
員工的五險一金指什么
常熟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