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重點保護對象之一,法律法規對其犯罪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但并不是一味縱容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就必須承擔刑事責任,所以不論家長還是未成年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那么,《刑法》未成年犯罪未滿14歲怎么處理?詳情參考下文。
我國《刑法》規定14歲以下未成年人不負法律刑事責任,那么是不是意味著14歲以下未成年就可以無法無天的犯罪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這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但并不意味著未成年人是法外人。
14以下未成年犯罪怎么處理
(1)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他同樣不承擔其他的責任。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我國設立有工讀學校和收容教養所,其適用對象就是有危害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未成年人。
(2)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從警告到開除,不同級別的行政處分適用于不同危害程度的違法行為。一旦被學校開除,正常受教育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自己以后的職業技能技術學習就會受到影響,求學就業的道路更加艱難。
(3)未成年人的家長應當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承擔財產賠償責任。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財產賠償的結果就可能改變未成年人成長的物質環境,甚至還可能動搖其家長培養教育的信心。
(4)法律還賦予了其他公民排除危害保護自己的權利。我國《刑法》中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制度。這兩種制度都是針對不法侵害或者危險而言。對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行為,受害人和其他公民有權進行緊急避險,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正當防衛。在緊急避險或者正當防衛的過程中,給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法律責任。由于未成年人一般都體單力薄,在與成年人的對抗中,受損害的多半是未成年人自己。
(5)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并不排除引誘教唆人員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實踐中,引誘教唆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實施危害行為的,看成是引誘教唆人實施的犯罪,由引誘教唆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約束。
法律是公平的,法律不會偏袒于任何人。雖然《刑法》未成年犯罪未滿14歲不承擔責任,但是不要以為未滿14周歲就不會承擔相應后果,雖然刑事責任可免,但管教和民事責任可是逃不掉的。未成年人在實施危害行為以前,應該考慮一下上面的處罰,三思而行。
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注冊商標必須要有營業執照嗎
2020-11-27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2021-03-10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