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負有法定的撫養義務,這不僅有道德方面的約束,法律上也是做了明文規定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能看到年輕父母將有殘疾的子女遺棄的報道。這種行為一旦造成嚴重后果,父母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甚至以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那么,遺棄罪的追訴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遺棄罪的追訴標準是什么?
負有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且情節惡劣的。遺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程度的,才構成犯罪。也就是說,情節是否惡劣是區分遺棄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界限。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遺棄行為情節惡劣是指:由于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行為人屢經教育,拒絕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難境地的;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如在遺棄中又有打罵、虐待行為的)等等。
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遺棄罪的犯罪對象是誰?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
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
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
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三、遺棄罪的主觀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綜上所述,對年老、病弱和年幼的家庭成員,具有撫養義務而沒有履行的,采取惡劣行為遺棄對方的,會構成遺棄罪,這也是遺棄罪的追訴標準。在對遺棄罪的判定上,必須要看遺棄的行為,只有構成惡劣才能達成犯罪的標準。在量刑上面,認定遺棄罪的,法院對實施遺棄的一方最高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遺棄罪立案需要什么條件?
遺棄罪怎么判刑?
遺棄罪是自訴案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