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雖然工作比較辛苦,成名之后的收入也不是普通人能夠達到的。但是明星拿著高收入的同時,稅收同樣比較高。因此,明星被爆出逃稅的新聞也越來越多。殊不知,這種逃稅的行為會構成逃稅罪。那在司法實務中應該怎樣來對逃稅罪認定?律霸小編為你做分析解答。
一、怎樣來對逃稅罪認定
1、客體要件。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二、逃稅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罪與非罪
行為人偷稅數額要達到一定比例和數額或者具備法定情節,才構成犯罪。根據《刑法》第201條規定,偷稅數額占應繳納稅數額的1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才構成犯罪。對多次犯有偷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2、偷稅罪認定的犯罪主體規定問題
《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根據《刑法》的規定偷稅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才可構成(稅務人員作為此類犯罪的共犯除外)。
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一般對單位判處罰金沒有異議,但因偷稅罪的特殊性,主要涉及到單位的財務處理問題,特別是企業法人代表及財務人員的責任劃分問題。按照以上兩條刑法規定,單位犯偷稅罪,財務人員作為直接責任人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對單位的負責人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本法未作明文規定,特別是對于單位的負責人不知情或對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不熟悉的情況下,單位的負責人是否還應承擔刑事責任存在爭議。
對此種情況,根據《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這就明確規定了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問題,單位負責人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3、偷稅罪認定的主觀故意判斷問題
根據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15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刑法在對偷稅罪的相關條款規定中,沒有作出過失犯罪的特別規定,因此只有故意才能構成偷稅罪。在現行稅務行政執法案件中,由于《征管法》對“漏稅”的情況在法律責任這一章中未作規定,同時《征管法》及《刑法》對“納稅申報不實”偷稅的規定過于含糊,導致在實際執法中對偷稅行為的認定和處理較多考慮的是其客觀方面的情況,如補繳稅款的數額和不繳、少繳稅款的手段等,對于是否具有偷稅的主觀故意一般較少作出判斷。
才能斷定實際的逃稅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那么之后才能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責任。應注意的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常見的經濟犯罪報案需要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剝奪政治權利期間再犯罪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告知
2021-02-11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