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是我國法院賦予我國公民的權力,但是正當防衛的權利并不允許被濫用,在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的時候,如果防衛過當的話,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的。但是法院在判決防衛過當的時候,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裁決。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防衛過當是以正當防衛為前提的它是在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過程中出現的,這種目的的合法性和防衛行為有益于社會性不可能與犯罪故意的罪過共存于防衛人的主觀心理中,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可能是過失。同時由于防衛人對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損害結果已預見其合法性,而沒有預見其可能產生的非法性。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由疏忽的過失而構成。
二、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不能是故意
正當防衛的正當性排除了防衛過當的主觀罪過,在防衛過當的情況下,由于情況緊急,“必要限度的超過只能是行為人的過失,即行為人在正當防衛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輕信能夠避免,以致出現超過必要限度。”
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可能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防衛過當時,防衛人雖然是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發生超出必要限度的危害結果而希望和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具有了防衛過當中的故意罪過。那些斷然否定防衛過當也有故意情況的說法,忽略了防衛過當的復雜性,是不正確的。
四、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該觀點認為,如果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著防衛人在實施防衛行為之初,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后果,而積極地追求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否認了防衛過當具有正當防衛的前提,也失去了防衛行為出發點的正當性。
以上資料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是怎樣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們可以看出,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主要有以上四點,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還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等等。雖然法院在處理防衛過當的時候,有著嚴格的量刑標準,但是也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的。
防衛過當判幾年
防衛過當辯護詞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