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犯罪當中,就犯罪形態(tài)來見可以有多種情況,包括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以及犯罪既遂,而其中在犯罪既遂的情況下是嚴格按照《刑法》中的規(guī)定來追究刑事責任的。不過很多人對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qū)分不清楚,下面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吧。
一、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是著手實施前的階段,而犯罪未遂則是已經著手實施,但是因為其他外界原因沒得逞,比如想盜竊因為有人巡邏沒偷成,比如想搶劫因為遭到反抗沒搶到錢,但是行為實施時已經構成犯罪,只是沒有得到財物而已。但如果為盜竊去購買鉗子等作案工具,為搶劫去購買槍支、刀具或踩點等顯然是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屬于犯罪預備。
二、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其實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出現(xiàn)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當中,一般在尚未著手之前可能出現(xiàn)犯罪預備,但一旦著手實施了犯罪,此時就有可能出現(xiàn)犯罪未遂。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調解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3-02定金與保證金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1-03-10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guī)定
2020-11-30競業(yè)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買拆遷安置房如何規(guī)避風險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