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保護人民的權益,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各種類型的法律規(guī)范,人民的權益在遭受到他人實施違法行為的侵犯之后,是可以適用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向當?shù)厮痉C關提出救濟請求的,但是若期權益是受到來自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不按照案情判決的侵害時,其可以按照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客觀方面的認定的規(guī)定,向有關機關提出救濟請求。
一、什么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審判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活動的公正性和司法機關的威信;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作出違背事實和法律的判決、裁定,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所謂“違背事實和法律的判決、裁定”,是指不依據(jù)已有的證據(jù)查清、認定案件的事實或者不依據(jù)已查清的案件事實正確地適用法律,作出顛倒、歪曲事實的認定和顛倒是非、歪曲法律的判決、裁定。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只能是在民事、行政訴訟活動中負有審判職責的人員;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案件的事實或應當適用的法律,而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裁定或判決。
二在認定這類案件性質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區(qū)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與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二者均有徇私的動機和柱法裁判的行為,具有相似之處,主要區(qū)別在于:
(1)行為發(fā)生的場合不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發(fā)生在民事、行政的審判活動中,而徇私枉法罪則發(fā)生在刑事訴訟活動中。
(2)構成犯罪的條件不同。構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以情節(jié)嚴重為構成要件,而徇私枉法罪則沒有這樣的條件要求。
2、區(qū)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jù)罪的界限。負有審判職責的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的過程中采取了毀滅、偽造證據(jù)的手段,應視為牽連犯,應當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定罪處罰。
3、司法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枉法裁判又收受賄賂,構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賄罪的,屬于牽連犯的行為,按照其中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根據(jù)《刑法修正案(四)》第8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客觀方面的認定是怎樣的
首先是故意違背事實的行為。案件事實發(fā)生在訴訟之前,對案件事實是否存在及其發(fā)生、變更、消滅,必須由審判人員進行認定,認定的依據(jù)就是證據(jù)。審判人員審查、判斷、收集證據(jù)的過程就是認定事實的過程。民事訴訟證據(jù)原則明確要求證據(jù)必須確實、充分,因而審判人員違背事實的行為,也是對證據(jù)原則的違背。具體包括:對有確實、充分證據(jù)證明的事實不予認定;對證據(jù)不充分的事實予以認定;偽造、毀滅證據(jù)。
其次是故意違背法律的行為。民事行政審判要求“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故意違背法律是審判人員在審判過程中故意違反民事訴訟法、法官法規(guī)定的審判人員的職責和在適用法律時故意曲解法律、濫用法律。民事、行政法律、法規(guī)以及司法解釋內容廣泛,數(shù)量眾多,在適用時彈性很大,審判人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由于關系到切身利益,當事人及代理人都會盡量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推薦給審判人員。對當事人舉薦的法律,審判人員有鑒別和確定的職責和權利。如果當事人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具體,應當作為定案的根據(jù),審判人員沒有充分、法定的理由而予以拒絕,并做出錯誤裁判的,應當認定為故意違背法律。
第三,在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的行為,必然導致枉法裁判。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才構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具有下列情節(jié)之一的應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財產損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當事人及其他親屬自殺、傷殘、精神失常的;
(3)偽造有關材料、證據(jù),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當事人制造偽證、毀滅證據(jù)或者篡改庭審筆錄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
由于隸屬關系,不得不執(zhí)行上級錯誤指令,造成錯案,如果審判人員不具有枉法裁判的共同故意和行為,則不能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犯罪主體是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所謂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客觀方面的認定是指國家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案情進行判決,而導致一方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此時經當事人舉報,相關單位核實,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房地產租賃糾紛的裁判規(guī)則
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zhí)行是怎樣規(guī)定的?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8先予執(zhí)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企業(yè)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競業(yè)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