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作物、養殖牲畜都需要購買種子、化肥和獸藥等產品。實踐中,有一些生產此類產品的商家由于利益的驅使明知這些產品是假的卻仍然銷售假的種子、化肥等產品,對農民的利益造成了損害,這種行為會構成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那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主觀方面怎么認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主觀方面怎么認定?
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內容表現為三種形式,
一是故意生產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
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而故意予以銷售;
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過失行為,如在不明知的情況下銷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農約、獸藥、化肥、種子,不能構成本罪。
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為了謀利。特別應當指出的是,使生產遭受重大的損失,是本罪的后果,不是本罪的目的。
二、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立案標準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23條規定:生產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使生產遭受損失二萬元以上的;
2、其他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4.5法釋〔2001〕10號)第七條: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中“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一般以二萬元為起點;“重大損失”,一般以十萬元為起點;“特別重大損失”,一般以五十萬元為起點。
如果是不知道自己所銷售的農藥、化肥等產品為假的或失去效能的,即使造成損害的,也不能構成犯罪。本罪當事人的目的不在于使農民遭受到損失,而是以追求利益為目的。一般使農民的生產遭受兩萬元以上的損失就可以構成犯罪。
2020年最新刑法修正案九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