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企業的名義進行的。不過,既然其本質是屬于違法的,那么,必然就存在一定的漏洞。而且,我國司法機關其實對于非法集資常用的一些手段其實已經總結出了一定的規律。如果大家能夠及時了解的話也不至于上當受騙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非法集資企業行業常見的方式有哪些?
一、非法集資企業行業常見的方式有哪些?
一是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為吸引群眾上當受騙,往往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暴利引誘許諾投資者高額回報。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待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便秘密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使集資參與者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編造虛假項目。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合法的公司或企業,打著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支持新農村建設、實踐“經濟學理論”等旗號,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集資建房、投資入股、售后返租等內容,以訂立合同為幌子,編造虛假項目,承諾高額固定收益,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財名義,故意混淆投資理財概念,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絡炒匯、電子商務等新名詞迷惑社會公眾,承諾穩定高額回報,欺騙社會公眾投資。
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不法分子為了騙取社會公眾信任,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采取聘請明星代言、在著名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雇人廣為散發宣傳單、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制造虛假聲勢,騙取社會公眾投資。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虛擬空間將網站設在異地或租用境外服務器設立網站。有的還通過網站、博客、論壇等網絡平臺和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信息,騙取社會公眾投資。一旦被查,便以下線不按規則操作等為名,迅速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四是利用親情誘騙。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系,用高額回報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有些參與傳銷人員,在傳銷組織的精神洗腦或人身強制下,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績,不惜利用親情、地緣關系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模不斷擴大。
二、非法集資的危害
1、騙取公眾資金,擾亂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
非法集資目的是騙取公眾的個人資財,非法集資公司表面上雖為實體,但多數與其他企業并沒有交易結算關系,即使有部分資金用作投資,也根本不會產生他們承諾的收益。其本質就是靠不斷的被集資者的參與來維持。因為其運作手段是用后期吸收的資金兌現前期資金本息,所以有一天必然會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融資活動全面崩盤,非法集資者卷款而逃,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和社會的不安定。
2、使弱勢群體雪上加霜
非法集資的受害者往往是生活困難的弱勢群體,很多是老年人和下崗職工。他們渴望致富但又苦于沒有渠道,極易受到誘惑和欺騙,成為非法集資活動中底層的主要成員。當他們以參賭心態進行“投資”時,很多人動用了養老金、購房款,甚至孩子的教育費用。
3、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參與非法集資的群眾事后反映最強烈的是對政府的問責: 為什么非法集資天長日久才被有關部門發現? 為什么會有政府官員參加非法集資公司的慶典? 為什么集資者會有政府部門頒發的經營執照?為什么集資者會堂而皇之地在新聞媒體做廣告
由于參與非法集資的群眾法律意識相對淡薄,一旦案發造成損失,受害者往往強調非法集資者有以上原因而要求政府賠償,從而釀成群體事件,造成惡劣影響。
非法集資企業行業常見的方式包括編造虛假的項目、承諾高額的回報、大張旗鼓的進行虛假的宣傳造勢等。這些都是有一些本質上就是要進行非法集資的企業常用的一些手段,希望通過小編的介紹以后,大家在生活當中能夠遠離這種違法犯罪的活動。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案例的分析
2020-12-30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