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人的遺忘物、埋葬物等等,如果非法占為己有的,當達到了一定數額之后一般就會被認定構成侵占罪。而這與職務侵占罪不一樣,法律中規定只要是一般主體就可以構成侵占罪。而在犯罪對象上來看也是存在差異的,那么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包括哪些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二)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三)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四)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二、侵占罪的犯罪對象包括哪些
侵占罪的對象,根據刑法第270條的規定,包括兩類:一類是行為人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另一類是行為人持有的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
1、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
代為保管”就是“行為人代替他人保管”的意思,但是不能將代為保管僅理解為是行為人未經他人委托而基于某種事實自行代替他人保管,還應理解為是他人主動委托行為人代替他保管。
2、遺忘物
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喪失了控制的財物都是遺忘物,至于失控時間長短、能否回憶起遺置的時間、地點不予考慮。
3、埋藏物
埋藏物就是指埋藏于地下的財物。在理論界,學者們對刑法中規定的埋藏物是指私人所有的,還是國家所有的,存在爭議。第一種觀點認為,刑法中的埋藏物是可查明合法所有人的埋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屬國家所有不在此列。第二種觀點認為,“一般而言,國家和單位不存在埋藏物”。“他人”是指其他個人,不包括國家和單位。第三種觀點認為,刑法中的埋藏物既包括私人所有的埋藏物,也包括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埋藏物。
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以及埋葬物。但非法侵占了他人財物的行為,并不是一定就會認定為侵占罪,此時要看是否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而這也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關鍵所在。要是你還有不清楚的話,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占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全體股東同意嗎
2021-03-21發生事故后第三方不肯賠償怎么辦
2021-01-17留置權與抵銷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11合作社土地入股協議怎么寫
2021-02-13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