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一個被告人對檢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實都會進行認罪的,甚至有的被告人在法庭上仍然堅持稱自己無罪,在這種情況之下法官會根據具體的案件情況作出判決,當然并不是說被告人不認罪就是無罪的,很多人不知道法庭上不認罪會怎樣,會怎么判?讓小編來告訴你們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一、法庭上不認罪會怎樣,會怎么判?
根據法律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如果被告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還可以依法提出上訴、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提出申訴。
二、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于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二百一十六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綜上所述,法庭上不認罪會怎樣,不認罪這種情況并不一定會導致法官判有罪或者無罪,被告人的口供始終是重要的證據和參考,在具體認定案件事實的時候還要綜合各發面的證據,而且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如果證據確實充分,能夠排除合理懷疑的,法官有可能會做出有罪判決,當然被告人是有上訴權的。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法庭拒不認罪的話會怎么處置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2021-02-19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