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是如何定義的
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當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錯誤陳述,發生認識上的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即構成因受欺詐而為的民事行為。為了保護受欺詐的當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的約束,在法律中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也是致使民事行為無效或可撤銷的行為。受欺詐而實施的行為,則是由于他人的欺詐行為陷于錯誤,進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二、欺詐行為的法律要件
1、有具體的欺詐行為,即將欺詐故意表示于外部。
這要求欺詐人有意思表示能力,因此無意識或精神錯亂中的行為人、無行為能力人所為的意思表示不屬欺詐。欺詐的具體表現為捏造虛假事實、隱匿真實事實、歪曲真實事實三種情形。沉默也可以構成欺詐,前提是沉默者有告知義務。
2、欺詐人主觀心理狀態為故意。
這種主觀上的故意涉及兩個方面:使相對人陷于錯誤的故意;使相對人基于錯誤而意思表示的故意。
3、受欺詐方做出意思表示。
雖然欺詐方有故意行為,并使得受欺詐方陷入錯誤認識,但是最后受欺詐方沒有做出意思表示,則欺詐當然沒有成立。但是如果受欺詐方做出了意思表示,則欺詐人是否通過欺詐獲得利益,或使受欺詐方受有損失,對欺詐的構成不產生影響。
4、受欺詐方實施的民事行為與欺詐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
即相對人實施的民事行為是因為欺詐造成的錯誤造成。如果欺詐方有欺詐行為,但是相對人并沒有因此而陷入錯誤認識,則不構成欺詐。
民法關于欺詐的定義和構成要件在網絡欺詐中也同樣有效,只要有故意引導當事人做出錯誤判斷的行為,當事人由于錯誤的判斷而做出的使自己利益受損的行為,都可以構成欺詐。一旦定性為欺詐,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絡欺詐手段的多樣性和隱蔽性,人們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騙上當。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對消費者進行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