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逃罪犯罪構成主體要件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逃離羈押、改造場所。羈押場所主要是指看守所。改造場所主要指監獄、勞動改造管教隊、少年犯管教所等。另外,押解犯罪分子的路途中,也應視為監管場所范圍。譬如,被逮捕的罪犯在被押送至人民法院應訴受審的途中脫身逃跑的,被判刑的罪犯在被押解至勞改機關關押的途中,跳車、越船脫逃的均是脫逃行為。行為人的逃跑方法有使用暴力脫逃與未使用暴力脫逃兩種,未使用暴力脫逃,是指行為人尋找機會,創造條件,乘司法工作人員不備而逃跑。使用暴力脫逃,是指行為人通過對司法工作人員施以毆打、捆綁等暴力行為,或者威脅、恐嚇等脅迫行為,而擺脫其監管控制。從人數上看,有單個人逃跑的,也有數人共同逃跑的。無論采取什么形式脫逃,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脫逃的形式屬于量刑情節。但是,如果脫逃中犯有重傷害或者故意殺人的,應按處理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罪處罰。對于多數人集體脫逃的,應按共同犯罪論處。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依照本法與刑事訴訟法被關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即是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決犯;或者是已被判處拘役以上刑罰,正在勞改機關服刑的已決犯。只有上述兩種人才能成為本罪主體。被行政拘留或勞動教養的人逃跑的,不構成本罪。
二、如何區分逃脫罪的既遂和未遂?
區分脫逃罪的既遂與未遂的界限。行為人實施脫逃的目的在于逃離羈押或者改造場所,以達到逃避關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脫逃行為是否得逞,主要應看行為人是否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是否擺脫了看管人員的控制,已經逃離羈押或改造場所的范圍,擺脫了看守人員監視控制的,就是脫逃既遂;實施脫逃,如果在羈押改造場所內被發現,或者雖然逃出了羈押改造場所的范圍,但在看守人員直接監視下被抓回的,是脫逃未遂。
綜上所述,被刑拘或者判處拘役等刑罰的嫌疑人、罪犯等,要遵守規定配合調查接受改造。在關押期間逃跑的,涉嫌的是刑法上的脫逃罪。這種犯罪的主體比較特殊,要是服刑人員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嫌疑人。構成本罪,法院判刑的標準是五年以下。
貪污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中涉及財產損失如何認定
2020-11-09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棚改拆遷補償一般多長時間到位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