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和實行的區別有哪些?
二者的區分主要在于是否著手實行了犯罪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分,但也有少數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存在一定難度。
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兩者雖然彼此依賴,前后遞進,但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1、二者存在的目的不同。預備行為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犯罪的實行創造條件,而實行行為的目的則是為了通過犯罪的實行來完成犯罪,二者雖然在目的上都圍繞著完成犯罪這一點目標,但具體內容及其方向性上是不同的。
2、二者表現的內容和性質不同。預備行為由于是為犯罪創造條件,就表現為一系列準備行為,這些行為均不具備實現刑法分則基本具體構成要件的性質,而實行行為則是實現刑法分則所規定的具體構成要件的行為,無論是何種表現方式,只要著手就意味開始滿足法定的構成要件,使追求的犯罪得以成立。
3、二者在完成犯罪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以及在刑法上意義是不同的,正視這一點,是正確評價犯罪準備的關鍵所在。
二、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綜上所述,從犯罪形態上,可以分為預備、實行及犯罪中止未遂等。犯罪預備和實行是不同的,區分兩者主要看是否有犯罪事實發生。另外,兩者在發生時間、所處階段和處罰原則上也不一樣,對于預備犯罪,原則上減輕或者免于處罰。
犯罪預備量刑處罰是怎樣的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1-01-13農村房子怎么就變成違章建筑了
2021-01-14農村建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1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皮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