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合同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產品責任的形式主要為賠償損失。
二、賠償范圍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限于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產品本身的損失以及消費者因此而產生的運輸費、交通費等經濟損失。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為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的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應由消費者另行向責任人主張產品質量責任。另外,精神損害賠償不屬于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而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則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三、歸責原則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為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即只要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質量要求,不論有無過錯,均應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為違約責任的法定免責事由。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因人而異,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而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過錯責任的一種)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無論是否有過錯,均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嚴格責任并非絕對責任,《產品質量法》規定,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推定銷售者對此有過錯,并應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可向生產者追償。
四、訴訟時效期間不同
《民法通則》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依據該規定,因質量不合格而產生的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懂a品質量法》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依據該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