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越國邊境罪犯罪未遂的處罰是什么?
按照犯罪既遂的標準從輕處罰,偷渡犯罪,是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是繼走私軍火、毒品、色情行業、賭博之后的第五大國際性犯罪。 犯本條罪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一二條規定,偷越國(邊)境罪,是違反出入國(邊)境管理法規,偷越國(邊)境,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出入國(邊)境的管理制度。所謂國境,是指我國與鄰國的交界。所謂邊境,是指大陸與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分界。國(邊)境是出入國家的門戶,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管理秩序,我國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來加強對出入國(邊)境的管理。
二、本罪與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體不同。偷越國(邊)境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而叛逃罪的犯罪主體則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僅包括在國家機關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還包括國家機關內的非從事公務的人員。
2、犯罪主觀故意的內容不同。偷越國(邊)境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明知偷越國(邊)境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會給國家對國(邊)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壞,而仍然希望這一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內容是,行為人明知自己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應叛逃,而仍然故意為之。
3、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不同。偷越國(邊)境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偷越國(邊)境的行為;叛逃罪在客觀方而則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境處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行為。
4、犯罪客體不同。偷越國(邊)境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國(邊)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體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
我國法律上對于偷越國邊境罪的相關認定,,是建立在司法機關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調查取證的基礎上的,對于犯罪事實并沒有既遂的情況下,應當按照未遂的標準來進行判罰,但必須符合犯罪未遂成立的相關條件,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偷越國(邊)境罪的表現形式
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怎么判?
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犯罪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