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能否申請律師執業嗎?
因為我國規定申請律師執業需要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過失犯罪并不存在主觀犯罪故意,不違反本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條 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七條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
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二、過失犯罪的性質
(一)、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二)、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考律師是公民所擁有的權利,但必須要符合條件,如果犯了重大過錯的人一般是不能選擇此職業的,但如果是屬于過失犯罪而且也沒有受到過重大的刑法,那么是可以繼續當律師的,所以,不同的職業要求的勞動者就會不一樣。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什么是過失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拆遷補償可以選擇回遷房嗎
2020-11-17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