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滿75歲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會從輕處罰嗎?
滿75歲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會從輕處罰的,《刑法》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刑事案件審理時間一般是多久?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其實我國各項的法律制度都體現了一種保護弱者的立法體制,75周歲以上的老人在我國的法律制度當中屬于弱勢群體,而且考慮到當事人的年齡身體等這些因素,所以,除非75歲的老人做出了一些特別殘忍的故意犯罪的行為,否則都會從輕處罰。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酬喝酒,醉死算不算工傷?
2021-02-25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是什么意思
2020-12-31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