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哪些方面界定受賄與借款?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借為名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受賄。具體認定時,不能僅僅看是否有書面借款手續(xù),應當根據以下因素綜合判定:
1、有無正當、合理的借款事由;
2、款項的去向;
3、雙方平時關系如何、有無經濟往來;
4、出借方是否要求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其謀取利益;
5、借款后是否有歸還的意思表示及行為;
6、是否有歸還的能力;
7、未歸還的原因;等等。
二、貪污受賄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對貪污罪、受賄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應當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金;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應當并處二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應當并處五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對刑法規(guī)定并處罰金的其他貪污賄賂犯罪,應當在十萬元以上犯罪數額二倍以下判處罰金。
三、受賄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權利所形成的便利條件。受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兩種:
1、索賄。即行為人在公務活動中主動向他人索取財物。
2、收受賄賂。即行為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謀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當利益,也可以是正當利益。主動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比被動受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規(guī)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就構成受賄,而不要求行為人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國家工作人員借款并不都構成受賄犯罪,界定兩者區(qū)別,可以從借款去向、用途、是否有償還能力及償還意愿,或者看出借方是否要求不當利益等。如果以索賄的名義借款,則構成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會被立案偵查。
受賄罪最新量刑標準 ,刑法修正(九)受賄罪的量刑標準修改了哪些
受賄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qū)別
2021-03-04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2020-12-19技術開發(fā)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yè)限制嗎
2021-03-0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