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墓立行政案件是否正確?
盜墓立行政案件是不正確的,因為盜墓是嚴重的犯罪行徑而應該立的是刑事案件,并且有國家的檢察機關介入去追究罪犯的盜竊墓地中財產的犯罪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行政案件是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經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行政爭議一經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即變為行政案件。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爭議的前提是行政爭議事實的存在和作為行政相對人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起。根據對行政爭議進行處理的機關的不同,行政案件可分為以下兩類:
(1) 行政機關自行處理的行政案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向該行政機關或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法定機構提出申訴或控告,上述機關受理并予以解決的行政案件。
(2)行政訴訟案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判的行政案件。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行政機關自行處理的行政案件,還可依法由人民法院予以審理和裁定。
擴展資料
行政案件具有行政爭議的全部屬性。與行政爭議相比,只是增加了一項程序,即由國家審判機關立案的程序。其具體表現為:當事人與國家行政機關產生行政爭議,向國家審判機關提出起訴,請示解決該項爭議,經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審查,認為符合受案條件者,決定立案處理。
故此,原行政爭議轉化為行政案件。行政案件可否構成,是行政訴訟法律制度的基礎問題,是行政訴訟程序的起端,它決定著行政管理相對人能否享有訴權,國家審判機關是否取得對某一特定案件的審判權。
因此,正確認識行政案件的屬性,從而判定某一特定行政爭議能否立案處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法律問題。
綜上所述,盜墓的行為是對某個古代墓葬中的財產進行盜取后出于利益的需要而將其售賣給他人的,此時已經是國家在文物方面的損失而必然涉及到巨大的公共利益了,行政案件是說公民與政府之間的沖突,所以盜墓顯然不能通過立行政案件進行處理了。
盜墓從犯判刑多少年
盜墓文物坐幾年牢
盜墓判刑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