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 “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刑事犯罪具體可以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而在過失犯罪中又可以區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與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情況。當然,過失犯罪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這首先要看法律中有沒有規定。若本身就沒有規定的話,那么就不能對過失犯罪作出相應的處罰。比如,過失造成他人輕微傷或者輕傷的,就不認定構成犯罪。但要是造成重傷或者導致死亡的話,則可以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嗎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律師是國際經濟法學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專職訴訟律師,家事法律咨詢中心創辦人,事在人為第一批特邀法律嘉賓,網絡普法視頻單個點擊率過萬者。張律師座右銘:律師不但要為弱勢者伸張正義,更重要的是有伸張正義的智慧和勇氣!執業理念: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沉睡者!為你辯護,是最有意義的事!執業領域:房產土地糾紛、征地拆遷,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爭議、合同糾紛、遺產繼承、宅基地糾紛、集團訴訟等。執業業績:張律師一次即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曾是團隊中最年輕的A牌律師,其不但專長法律,且精通“史心哲”,參與和代理案件遍布除新疆和青海外的大江南北,在從事律師職業的第一年就獲得團隊勝訴率統計排名前三名,案件結果屢次“三連勝”“五連勝”,被當事人稱為“絕版天才律師”“有勇有謀敢說敢做的少年英雄”,多次在二審中為當事人翻案。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去律師事務所咨詢收費嗎
2021-03-24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