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量刑標準是怎么樣的?
刑法第417條規定“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嚴重,是指向性質嚴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團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造成嚴重后果的等。
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與徇私枉法罪的區別
1、徇私枉法罪屬于瀆職犯罪。“職務范圍內的作為或不作為,瀆職罪的立法本意就是處罰那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或濫用職權的行為。徇私枉法罪客觀上就是瀆職行為在司法活動領域的具體表現。
2、徇私枉法罪的本質及其社會危害性主要體現為損害了司法公正。從其構成要件上看,行為人主觀動機是徇私、徇情,目的是使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或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行為方式是枉法,而要滿足行為動機,實現行為目的,其枉法行為只能是利用本人職務上的便利,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國刑法在犯罪構成上的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因此,在認定徇私枉法犯罪時應當審查行為人“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或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行為是否是利用本人職務之便實施的,如果與本人職務無關,不能認定構成徇私枉法罪。
3、通說認為,徇私枉法罪中的利用職務之便,行為人“利用其主管、辦理或經手刑事案件的便利條件”。但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在司法實踐中頗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本罪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主管、辦理或經手刑事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無論案件進行到哪個階段,只要案件尚未審理結束,他們就一直存在職務上的便利。比如,一個刑事案件進行到審查起訴階段,那么負責該案的刑偵人員這時對此案仍有職務上的便利。另一種觀點認為本罪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案件進行到哪個階段,哪個階段主管、辦理或經手刑事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員就有職務上的便利,反之就失去了對該案的職務便利。也就是說,一個刑事案件如果進行到審查起訴階段,那么負責該案的刑偵人員這時對此案就不存在職務上的便利。我們同意這種觀點。職務上的便利是一種職權的體現,國家賦予司法工作人員的職權是司法職權,司法工作人員只有利用本人司法職權徇私枉法,才能談得上瀆職,并構成對司法公正的侵害。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條、第4條、第5條的規定,公安機關的職權是對刑事案件的偵查等,檢察機關的職權是提起公訴等,人民法院的職權是審判等。因此,徇私枉法罪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利用對案件處理有決定權的便利以及利用直接承辦案件的便利,職權范圍內的任務一旦完成即意味著職務上便利的喪失。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行為方法為“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向犯罪分子泄露、提供有關查禁犯罪活動的情況、信息,既可以當面口述,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告知,還可以通過第三人轉告;所謂“提供便利”,向犯罪分子提供錢物、隱藏處所、交通工具、通訊設備等便利條件。通風報信和提供便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
兩罪均可由司法工作人員構成,都是職務犯罪,有時容易混淆。徇私枉法罪的主體為具有刑事追訴權的特定司法工作人員,即偵查、檢察、審判人員,而不是一般的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司法工作人員與行政執法人員;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的犯罪主體是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綜合上面所說的,幫助犯罪分子逃避就是造成了包庇的罪名,這種行為也是很容易造成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只要被查到必定就會承擔法律的處罰,而對于犯罪分子來說一般還要加重當事人的刑法,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依據的,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處理。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嚴重嗎?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