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強制執行對方工資
法院可以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工資收入,但需要給被執行人留有基本生活費。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9條第1款的規定,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可采用扣留、提取的方法進行。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扣留是指人民法院通知儲存有被執行人收入的單位,不準被執行人提取或轉移該項收入;提取是指人民法院將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那部分收入從儲存單位取出,以便交付給權利人。被執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稿酬、農副業收入等。與被執行人收入有關的單位,是指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以及其他向被執行人支付各種收入的單位。
被執行人的收入是被執行人的生活來源,關系到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切身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在決定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為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的家屬保留生活必需費用,不能因執行使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基本生活發生困難。這是由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性質所決定的。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接到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有關單位必須按通知要求一次或分期提取一定的收入,并交給權利人,或通過人民法院轉交,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拒絕。
當工資作為儲蓄存在時,和被執行人的其他普通財產一樣,可以完全被納入責任財產的范圍。但是當工資處于尚未發放狀態時,是被執行人即將取得的收入,只有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必需費用外的收入才能被當做責任財產執行。這是因為作為被執行人儲蓄的工資,反映了被執行人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對該部分工資完全執行不會影響到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而被執行人的收入則屬于被執行人的預期報酬,是被執行人從事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必須在保障被執行人基本生活標準的考慮下進行。法律上對被執行人責任財產的細致區分是原情執行、文明執行的內在要求。
以上就是關于法院強制執行對方工資的內容介紹,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工資部分的收入。但是也要為被執行人留相應的生活費,以保障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房屋需不需要登記備案
2020-12-01公司注銷后,股東對原公司債務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03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