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務當中,列為共同被告或追加共同被告的情形(但不限于以下所列情形)
1、掛靠。即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并以集體企業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
2、實際經營者與營業執照業主不一致。即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3、企業法人分立。即企業法人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為共訴訟人。
4、個人合伙涉訟。即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
5、借用業務介紹信等。即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間、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帳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6.夫妻一方負債,列夫妻雙方為共同被告。
我國《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對夫妻共同債務的定義及負擔做了原則規定,司法實踐中,債權人要求非直接負債的配偶一方承擔責任,其主要依據是涉案債務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應按共同債務處理。
如在訴訟程序中不列夫妻為共同被告,可能會存在執行程序中法院不追加非直接負債的配偶一方為被執行人的風險。
7、繼承遺產的訴訟。即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
8、代理關系中的連帶責任。即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責責任的,為共同訴訟人。
9.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發生債務的,列行為人與其全部監護人為被告。
監護人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負有監護義務,且對被監護人財產有監管義務。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有財產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重大財產登記在被監護人名下的情形并不少見,故從便于執行角度,應列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為共同被告。
10、共同財產涉訟。即共同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應列為共同訴訟人。
11、連帶責任保證。在因連帶責任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中,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
12、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13、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當事人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債務人與保證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14.個人獨資企業負債的,列企業及投資人為共同被告。
個人獨資企業雖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根據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故在個人獨資企業涉訴時,應列企業與投資人為共同被告。
15.合伙企業負債的,列合伙企業與其全部合伙人為共同被告。
根據我國《合伙企業法》規定,普通合伙企業的全體合伙人對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對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故在被告為合伙企業時,應根據合伙企業性質另列合伙人為共同被告。
16.公司不能成立時發生債務的,列全體發起人為被告。
根據我國《公司法》及《公司法解釋三》規定,公司設立過程中對外發生的債務,如果公司最終成立、取得工商登記的,由公司承受。但如果公司設立不成功,則應由發起人承擔責任。理論認為,設立中的公司發起人的關系類似于合伙,故對外發生的債務,全體發起人互負連帶責任。
17. 聯營體負債,列聯營各方為共同被告。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聯營這種方式在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中尤為多見。如合作各方沒有另行成立開發公司的,可以根據聯營相關規定主張聯營各方承擔責任。
18. 一人公司負債的,列公司與其一人股東為共同被告。
一人公司仍應遵循《公司法》有限責任的基本原則。
《公司法》規定一人公司的股東不能舉證證明自己財產獨立于公司財產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從證據法角度,一人公司股東并不都能有效舉證。故大可將一人股東也列為被告。
19.分公司負債的,列分公司與總公司為共同被告。
分公司屬于公司的分支機構,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分公司可以自己名義對外開展活動,但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公司有經營主體資格,也有訴訟主體資格。理論上講,分公司負債,可列總公司與全部分公司為共同被告;總公司負債,可列總公司與全部分公司為共同被告。
如果分公司明顯具備清償能力,則不必列總公司。比如銀行、保險公司等。
20.股東未出資、出資不足或抽逃出資的公司負債的,列公司與全部股東為被告。
按章程規定向公司出資是股東最基本、最重要的義務,股東以其應繳納的注冊資本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而是否充足出資應由股東承擔舉證責任,故如有初步證據表明公司股東存在未出資、出資不足或抽逃出資的,可將股東列為被告,要求其在未出資或抽逃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1.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未進行清算的,列公司與其全部股東為被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關于人民法院不宜以一方當事人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已喪失民事訴訟主體資格為由,裁定駁回起訴問題的復函》內容,公司被吊銷,并未喪失訴訟主體資格,但鑒于公司股東有清算義務,故可追加股東為被告,要求其承擔清算責任。
22. 公司清算注銷未按規定通知債權人的,列全部股東為共同被告。
公司發生解散事由后應在法定時間內組成清算組,對公司債權債務進行清算。在非由人民法院強制清算或未委托專業中介機構參與清算情形下,公司自行清算往往具有隨意性。按《公司法》及《公司法解釋二》相關規定,公司清算組應將清算事宜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對未知債權人應進行公告,以便于債權人申報債權。否則應對債權人未獲清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債權人因此起訴時,可列全部股東為被告。
23.雇員從事雇傭活動造成他人損害的,列雇員和其雇主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24. 雇員從事雇傭活動中被第三人造成損害的,列雇主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25.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實際施工人主張分包人責任的,列發包人與全部各分包人為共同被告;發包人主張質量責任,列全部分包人與實際施工人為共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實際施工人可以同時向發包人、分包人主張責任,發包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承擔責任。實際施工人向最近一手分包人主張責任,是基于合同的約定;向發包人和其他分包人主張責任,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同理,因建設工程質量發生爭議的,發包人可以以總承包人、分包人和實際施工人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發包人向總承包人主張責任是基于合同約定,而向其他分包人和實際施工人主張責任是基于法律直接規定。
26.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列機動車駕駛人與有過錯的車輛所有人或管理人為共同被告。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或財產損害,一般情況下應由駕駛人承擔責任。但是,如果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存在過錯,也應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可以主張所有人或管理人責任的情形進行了詳細規定。有初步證據證明所有人或管理人存在過錯的,應列為共同被告。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第五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五十四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民事共同訴訟找不到被告或不知道被告是誰,原告在起訴之前可以找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注冊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2020-12-02在中國警察過度執法怎么投訴
2021-03-12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軟件侵權能兩人一起實施嗎
2020-11-16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宅基地房子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9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買賣
2021-02-28拆遷安置房是否能夠進入市場進行買賣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