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本案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周某2003年11月5日向法院起訴王某時,由于其沒有按要求預交訴訟費,法院遂按自動撤回訴訟處理這一事實是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對此在審理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周某2003年11月的起訴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他于2004年5月起訴時,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其理由是:周某2003年11月5日雖然將王某訴至法院,法院也受理了此案,但是由于周某未按要求向法院預交訴訟費,法院按周某自動撤回訴訟處理,應視為周某自動撤回了起訴,既然訴訟被撤回,就應視為周某未起訴,因此不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既然訴訟時效沒有中斷,那么從2002年1月16日借款期限屆滿次日起至2004年5月11日周某正式向法院起訴時止,早已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故本案因依法駁回周某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周某2003年11月的起訴能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期間應當在此時重新計算,到其2004年5月再次起訴時并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不喪失勝訴權,故本案應當依法判決王某立即向周某償還借款本金及相關利息。
筆者同意上述第二種意見。
〔評析〕本案主要涉及到訴訟時效中斷事由的認定問題,起訴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之一。但是怎樣來認定起訴是否成立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本案中遇到的爭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提起訴訟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之一。嚴格來講,起訴也是當事人主張權利的一種方式,只是向特定的機關主張權利而已。對于“起訴”的界定,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存在分歧。第一種觀點認為,起訴是當事人以向法院提交訴狀或口頭提起訴訟,由法院記錄在案等方式向法院明示自己訴訟意愿的活動。只要當事人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便視為向對方當事人提出了權利主張,訴訟時效便中斷,而不論起訴是否駁回或撤回。第二種觀點認為,只有法院正式受理當事人的起訴后,起訴行為才算完成,此時方能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理由是,就民事訴訟而言,只有當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有關起訴條件的規定的前提下,才能引起民事訴訟程序的發生和進行,只有起訴為人民法院所受理,法律意義上的起訴方完成,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三種觀點認為,即使法院受理當事人起訴后,如果當事人撤回訴訟或者按撤訴處理的,也應視為未起訴,不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其理由是,按撤訴處理的視為先前的訴訟被撤銷,既然訴訟行為被撤銷,當然其產生的法律效力一并消滅,權利義務狀態也回復至起訴前之狀態。訴訟時效期間不應中斷,而應繼續進行。當事人自行撤回起訴,則表明其并不積極行使權利,視為對其先前起訴行為的否定,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亦當否定。上述幾種觀點在理論上和實務中都有不少支持者。起訴看起來似乎是最容易證實和把握的訴訟時效中斷事由,但實際上在實踐中引起的爭議卻很大,從上述意見的分歧可見一斑。筆者認為,訴訟時效的設立,其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及時地行使或主張其實體權利,而不是保護義務人拒不履行義務或逃避債務的行為,權利人只要在訴訟時效期間內通過合法、正當方式主張了自己的權利,就應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判斷訴訟時效是否中斷,主要看權利人是否在訴訟時效期滿前積極主張了權利,至于其主張內容是否成立則在所不問。權利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實際上是表明請求法院這一司法機關來處理其與義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的意思表示,只要當事人向法院正式提起了訴訟,便說明其并沒有放棄對義務人權利的主張,而不論其處理結果如何。至于其訴訟被駁回或裁定不予受理,也只是法院處理案件的一種方式,不影響當事人已經主張其權利這一事實。關于當事人撤回訴訟或按撤訴處理,不能視為其自始未起訴,起訴行為一旦完成,便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后果,時效一旦中斷,便不可恢復。
因此,筆者傾向于上述第一種觀點。只要當事人以合法形式(書面或口頭形式),正式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就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除非其起訴純粹是出于主張權利以外的其他惡意目的。從立法意圖來看,雖然我國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中規定了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或者當事人自動撤訴的,視為權利人未起訴,不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后果;但現行《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作出這樣的規定,其司法解釋也未有這種立法精神的反映,對提起訴訟這一法定事由沒有作任何限制性規定,只要權利人主觀上沒有放棄權利的意思,客觀上又實施了主張權利的行為,便足以認定訴訟時效應中斷。從現行《民法通則》的立法意圖來看,側重于強調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積極主張過權利的事實,對結果并未作具體要求。再者,我國《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4條規定:“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處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期間即重新起算;如調處達成協議,義務人末按協議所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期限屆滿時重新起算。”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權利人向調解委員會或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要求解決糾紛的,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便中斷,并不以告知對方當事人為前提,而且對于權利人請求是否成立,這些單位實際上是否進行調解工作或作出處理結果,則一概不問。同樣的道理,向法院提起訴訟,也應從向法院提起訴訟時起,訴訟時效便中斷。至于訴訟過程或訴訟結果,應當說對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沒有必然的關系。況且,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只導致訴訟時效的延長,并不改變實體上的事實和結果。因此,筆者以為,只要當事人正式起訴,訴訟時效便應中斷,這樣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民事權利,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
綜上所述,本案中周某2003年11月5日就王某借款事宜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應視為其積極主張了自己對王某享有的權利,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債權。雖然后來由于周某未交納訴訟費而被法院按自動撤回訴訟處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周某通過向法院起訴來主張權利的事實,既然通過起訴主張過權利,訴訟時效當然應當中斷,訴訟時效期間此時則重新起算。至周某2004年5月再次起訴時,并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因此法院應依法判決王某還款付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