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的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合同法》除了在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又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傳統大陸法系的規定來看,這1年的規定是與瑕疵擔保的內容聯系在一起的。
如原來的《德國民法典》第477條規定:解約或減價請求權,以及欠缺保證品質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除出賣人惡意不告知瑕疵外,對于動產,自交付之日起經6個月時效消滅,對于土地,自交付時起經1年時效消滅。這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瑕疵擔保人,即出賣人的法律責任。由于原來中國違約責任采用過錯歸責原則,學理和相關立法都承認在買賣合同中有物的瑕疵擔保,因此規定一個1年的短期訴訟時效是必要的。
中國《合同法》將買賣合同中的歸責原則確定為無過錯責任,即只要產品有瑕疵,作為出賣人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沒有必要再將這類訴訟的訴訟時效確定為1年。這在繼續承認瑕疵擔保責任的國家也有相應的變化。德國在債法修改后,也是盡量將物的瑕疵擔保責任強化,使其接近或者等同于債的不履行,并將其訴訟時效區別情況予以延長。
在通常情形,瑕疵擔保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自買賣標的物交付后3年內不行使而消滅;在建筑物情形,消滅時效為5年;在特定的權利瑕疵情形,為30年(注:具體內容參見2002年1月施行的《德國民法典》第438條規定。)。如果出賣人惡意隱瞞瑕疵,則適用3年普通消滅時效期間的規定,并且對消滅時效的起算適用主觀定義的標準,即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及人時起算。
我國相關法律中明確規定,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是3年,但是對于不同的合同類型,其訴訟時效還是有變化的。大家在查詢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時一定要先了解清楚這個是不是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規定,以免給自己的權利帶來損害。
以上就是關于買賣合同的糾紛訴訟時效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關于的內容,請關注律霸網官方網站,在線咨詢我們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術腹內遺留紗布造成感染如何處理
2021-02-28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