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徇私枉法罪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區別有哪些?
1.主體不同:前罪是特殊主體,后罪是一般主體;
2.客體不同:前罪為瀆職犯罪,后罪為妨礙司法類犯罪;
3.方法不同:前罪是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以包庇,后罪是用通風報信或提供便利以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一十七條,【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徇私枉法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明知是沒有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2)對明知是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人,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實事、違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偵查、起訴、審判的;
(3)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較輕的追訴,或者使罪輕的人受較重的追訴的;
(4)在立案后,采取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其他隱瞞事實、違反法律的手段,應當采取強制措施而不采取強制措施,或者雖然采取強制措施,但中斷偵查或者超過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實際放任不管,以及違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際脫離司法機關偵控的;
(5)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判決、裁定,即有罪判無罪、無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的;
(6)其他徇私枉法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徇私枉法罪和幫助犯罪分子逃避都是屬于明知在犯罪的情況下還做出不合法的事情,這兩種行為同樣會承擔刑事的責任,但對于兩種是屬于不同的犯罪情節,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辦理。
徇私枉法罪的行為有哪些
徇私枉法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徇私枉法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干滿三年被辭退怎么補償
2020-11-08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