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獲得報酬的這樣一種關系,就是勞動關系。只要我們工作了,每天都在發生著勞動關系。日常生產生活中,每天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不確定的。在進行維權時,雙方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法院在進行審理時,如果判定不存在勞動關系,在處理時,也是依據相關的證據來進行判決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處理的依據是什么的相關資料。
一、什么是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二、不存在勞動關系的處理的依據是什么?
(一)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此處可以與上面部分聯系起來。
《證據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以上資料已經為大家做出了詳細的介紹。如果在與用人單位進行勞動關系爭辯時,會根據相關的證據進行裁決,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會有其他的途徑來證明確實勞動關系。如果相關的證據都無法提供,那么,在判決時,結果肯定是不存在勞動關系的。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全文有關房產、離婚、孩子撫養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13私下和保姆簽了合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