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款未果五年后才起訴訴訟時效是否已過
我國《民法通則》確立了兩種訴訟時效制度,即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制度。一般訴訟時效制度為2年。特殊的短期訴訟時效為1年,長期訴訟時效為20年。?民間借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適用2年的一般時效制度,當借款合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但我國《民法通則》確立了兩種制度,即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制度。一般訴訟時效制度為2年。特殊的短期訴訟時效為1年,長期訴訟時效為20年。民間糾紛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適用2年的一般時效制度,當借款合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但是,并非民間借款案件就不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期間。實踐中,無還款期限的民間借款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長期訴訟時效,而非2年的時效,否則將對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無期限借款合同超過了20年的訴訟時效提訟的,則喪失勝訴權。民間借款合同時效分無還款期限合借款同和有還款期限借款合同兩種情形。
有償還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沒有返還借款,貸款人明知債權已到期而人未能償還欠款,權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適用一般訴訟時效制度。即明知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2年內不主張,即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無償還期限的民間借款,通常以貸款人知道債權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年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原債務成為自然債務,借款申請書。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當然,民間借款糾紛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導致許多民間借貸案件因時效問題發生爭議,筆者認為,對民間借款糾紛訴訟時效的適用原則,應當堅持作有利于債權人利益解釋的原則。在下列情況下應當認定訴訟時效未超過:
第一,放棄訴訟時效利益行為的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1999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42次會議通過,自1999年2月16日起施行)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條、第90條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根據此條規定,債務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可以視為借款人自愿放棄時效利益,對償還原債務的一種認可,使債務從自然債務轉化為可強制執行的債務。雖然此批復規定了借用社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案件,但在民間借款糾紛中,也常常存在債務人在借款已過時效后,經過債權人追索并經債權人通過書面等形式重新認可的情況,對此,也應當認定為債務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自愿放棄,此時債權人起訴債務人,就具備勝訴權。
第二,分期履行借款合同的時效認定。分期是借款合同履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合同債務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欠款糾紛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在五年之后進行起訴的,但是也有個別的一些情況,在上文中已經列出了訴訟時效的適用情況,如果自己沒有借款合同的話,那么很難證明對方從自己這里有借款行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事故認定書下來會拘留嗎
2020-11-10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